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官路弯弯 > 第十卷 第三百五十一章 人去政声后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仍然如雷贯耳,振聋发聩。我们的党员干部,皆应以此为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涵养好的精神面貌。为官才能走正道,干事才会出实绩。我赞同广明省长的意见。治省先治吏!”

  张广明道:“说得好,治省先治吏!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这种行为,在中央大力打击*以来,尤其明显!怎么?你不伸手要钱,就不会办事了吗?这种作风,是要不得的,这是我们深化改革、发展经济的拦路虎!必须根除!”

  李毅再次鼓掌,叫了一声:“好!”

  张广明好不容易拾起来的思路,再次被李毅的叫好声给打断了。

  他的右手停在半空中,偏着头,想了一会儿,说道:“李毅同志,你讲两句。”

  李毅道:“人去政声后,民意闲谈中。古有苏堤、今有焦桐传佳话,给我们为政者,作出了好榜样啊。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如今已成西湖十景之首,名曰苏堤春晓,足见人们对苏公的感谢与缅怀。兰考城关乡韩陵村,有棵泡桐树,是焦裕禄防风治沙时亲手种下的,被兰考人民亲切地称为焦桐,成为实干为民的隐喻和象征。无论是苏堤还是焦桐,能够经历风雨的,无不是那响当当、硬邦邦的实在业绩和穿透人心、撼动心灵的实干作风。”

  这下轮到张广明为李毅叫好了,他鼓了一下掌,叫道:“说得好。李毅同志刚才讲的,正是我要说的。同志们,我强调一句话:精神懈怠,不愿担责,不敢作为,他就不配当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省域经济,我们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走在前头、干在实处,以改革家的勇气、实干家的担当引领群众跟着来、一起干。如此,何愁成就不了科学发展富民兴省的新奇迹?”

  李毅和张广明两个人,你一唱,我一和,从来没有打过这么默契的配合。

  说完之后,李、张二人互相望了一眼,微微点头。

  李毅心想,看来张广明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想法也是有的,只不过有些时候,束手缚脚,放不开步子。一旦把他逼上绝路,他就能爆发出能量来。

  他又想,坐着说话,放放空炮,谁都会。他张广明真的能一抓到底,将问题解决好,那才见真本事。

  张广明也是头一次发现,在省长办公会上,李毅居然如此听话,和自己的步调,如此一致!这实在是难得啊!你要是早这样,我也就不会调整你的分工了啊!

  他还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