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官路弯弯 > 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火中取栗,渔人之利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这又有什么好顾虑的?”

  于胜说:“行,那我这就去拿过来,请李助帮忙指点一二。你是个极会写文章的人,这一点,我是知道的。”

  两人谦虚了一番。于胜就去办公室,取了一个文件袋过来,递给李毅:“李助,我先说明啊,你看归看,可不要笑我。”

  李毅说:“文无第一。何况是这种提建议的文章,谁又敢说谁比谁写得好?哪个敢笑你?”

  伸手接过来,见是一个黄色的牛皮纸文件袋,封口用线头缠着,打开来。掏出一叠字稿,全部都是用碳素墨水写就的钢笔字,字形遒劲有力,潇洒飘逸,颇得庞氏字体的精髓。

  “好字!”李毅不由得赞叹一声。

  “以前练的。”于胜说:“没鬼用!现在都流行用电脑打印了!现在的年轻人,早就不兴练字了。”

  李毅说:“那可不尽然,字如其人,从这笔好字中,可以看出来,于助,你是一个端正而又有锋芒之人啊!”

  “锋芒?早就磨成钝器了!”于胜说:“每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都有满腔的热忱,个个模棱分明,但最终都会被社会这个大熔炉锻造成各种相同的容器,没有了锋芒,更失去了奋斗的目标,至于理想,那只不过是学生时代回答师长们的臆想罢了!”

  李毅讶然的看着他,说:“于助,你文采很胜嘛!”

  于胜说:“我以前的梦想,就是当一个作家,时不时的写些豆腐块寄出去,也曾经发表过不少的散文和小说,但后来我发现,靠这个玩意,既不能糊口,也不能出名,于是就放弃了。现在的我,终日无所事事,也就剩下聊天这一项特长了!”

  李毅哈哈一笑,对这个玩世不恭的同事,不由得多生出了几分看法。

  “一个文艺青年,至少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守纪的人。”李毅说:“因为文学艺术教给我们的,都是这些正能量。所以,对年轻人,我总会劝导他们,多读几本名著,多看几篇好文章,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一个国家的民众,教育素质上来了,文学素质上来了,那这个国家,必定能强大!”

  于胜说:“啊呀,李助,你说得太对了。想想五四运动,还不是文人和学生们发起的抗日救亡运动吗?一个国家,到了最危难的时候,真正挺身救国的,就是这些文人和知识分子啊!”

  李毅说:“不只是危难之际,就算是太平盛世,也极需要知识文人的奉献和建设。正因如此,我们教育部门,才益发显得意义重大。祖国的未来,靠的是青少年,而青少年的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