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风骚重生传 > 第两千一百七七章 灵感喷发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刻板的说教,而是用一幅幅的画面。用真实的人和真实的事,单纯的来打动人心!让观众们自己感觉到这个国家来的相当不容易,需要好好的珍惜!就像是《新闻编辑部》的电视剧里面,没有单纯的用旁白来说电视台的新闻记者们怎么苦怎么累,而是单纯的就把他们生活的每一面展现出来,然后让观众们自己感觉到他们苦他们累他们不容易!同样。这样的一个主题也不应该是说教的,而应该是自然而然展现的,不是灌输。而是让观众自己看出来的,自己感受到的!

  甚至到了这个时候,老侯感觉他甚至脑子里面都出来了几个节目了——比如说舞蹈方面,那不就是可以来个《白毛女》这样的八大样板戏里面的芭蕾舞剧的选段。外加《红灯记》这样的样板戏里面的京剧选段,然后配合上现代的西式时装歌舞剧……这不就能展现时代变迁么?甚至还可以更加统一一点,展现一下同样年龄的人如果在不同年代出生的话,生活会彼此有什么不同……这样不是也展现了很多东西出来么?

  可以说,老侯就是跟老婆吃饭的时候这么一通乱聊,就让他有了大量的想法!而这么一个主题定下来了之后,那接下来全体的节目基调都定了下来。显然语言类节目就不再能各种插浑打科之类的。毕竟这边刚展现过了百年里面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变化之后,一下子就弄俩人上来,油腔滑调的用相声来表现日常生活里面各种分房子评职称之类鸡毛蒜皮的事儿好像不太合适……

  等等!谁说不太合适的?相声以前最早的时候那也是有的啊!相声不就是清朝产生的么?大概就是清朝中末期产生的……那么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相声演员们说的段子不同,来展现另外一种社会和国家的变化?嘶!这就有点像是老舍先生的《茶馆》了啊!没错,以前说相声不是也有去茶馆里面说的么?好像听说现在首都那边也有在茶馆里面说相声的老先生以及小朋友,不怎么赚钱,主要是让相声回归民间,能够接地气儿……

  老舍先生的《茶馆》就是把场景聚焦在了一家茶馆里面,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然后在这么一个茶馆里面,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六七十个主、次人物形象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

  >所以,相声其实也可以这么弄啊!对吧?弄几个不同的背景,有清末的,相声艺人们穿着大褂带着辫子,讲述各种变法啊、北洋啊之类的事儿,然后到了民国初年北洋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