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北颂 > 第0772章 多抢几个不就够了?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地方官府立马召集了工匠,开始在各县、乡、村,营造起了蒙学屋舍。

  因为此前吕夷简三人已经做了准备工作,一应的钱财也划拨到了各地的一字交子铺分铺内。

  各地官府在拿到了赵祯的旨意以后,立马开始行动。

  拿朝廷的钱做好事、捞名声、捞政绩,没几个不愿意的。

  就算有哪些脑子有病,跟朝廷对着干的,在看到了赵祯给予他们的秘旨以后,也快速的行动了起来。

  赵祯没有在明发天下的旨意中,强迫蒙童们入学读书,但是在给官员们的秘旨中,态度却格外强硬。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你就算放下了架子,亲自跑到百姓家里去给朕请,也得将蒙童纳入到蒙学当中。入学率不过关的,这辈子也别想升官,朕说的!

  拖延不办的,或者跟朝廷对着干的,就等死吧。

  罢官去职,只是对百姓的说法,朕会真的让你们这些不帮朕办事的人,安安稳稳的离开?

  ……

  如此强硬的话,放在以前,赵祯若是敢说出来,地方官员一定会闹起来,鼓动着读书人跟赵祯作对。

  可现在,他们却只能遵从赵祯的命令。

  赵祯许下了重金、许下了同进士出身的身份,收买了天下过半数的读书人。

  他们想鼓动着读书人闹事,根本不可能。

  他们想要勾结地方豪强一起闹事,也不可能。

  因为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出身于地方豪强家、或者富户家里。

  他们考不上进士的,仕途无望,只能在乡间游手好闲的混日子。

  如今朝廷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出仕的机会,他们还不消尖了脑袋往里面钻?

  地方豪强和富户,一个个恨不得将家中那些考不上进士的读书人全部塞进蒙学去,那会陪着地方官们闹事。

  除非脑子被驴踢了。

  至于朝廷规定的十五年,没有人会在意。

  每年科考的时候,四五十岁的考生比比皆是。

  他们为了参加科考,为了做官,可以耽误二三十年,甚至耽误一辈子。

  区区十五年算什么?

  地方豪强和富户家中,谁家没三五个子弟?

  只要有一个能混出官身,那就是血赚。

  在士农工商阶级鲜明的时代,官绝对居于食物链的顶端。

  地方豪强和富户对官位的向往,远超于一切。

  赵祯一招釜底抽薪,将地方官能依赖的东西,抽了个干干净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