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 第两百一十三章:第一个五年之计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刘文众皱着眉头,沉声道:“大人,如今的宣镇虽然太平,可事情也非常不少。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民生问题,刚来宣镇的时候,我带着人将宣镇摸了一个遍,发现这宣镇里面有很多军户百姓都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民。

  如果这些军户百姓不处置的好的话,那对咱们以后的影响非常大。”

  “你说的非常有道理,如今宣镇中的几个厂子正在建设,以后可能会有不少的空缺,我想着将这些穷苦百姓都招到工厂中去做工。

  我打算建造几座炼钢厂,兵器厂,被服厂,玻璃厂。这些工厂建设起来,到时候估计能将宣镇中大部分的百姓都能招进来。”

  赵文揉着太阳穴,沉思了一会儿,缓缓说道。

  “可是大人,这些军户百姓基本上都比较喜欢种地,当初在宣镇招募水泥厂工人的时候,愿意去工厂做工的都没几个,现在他们回去吗?”

  齐青田倒是不太认为这些百姓会乖乖的进去工厂做工。

  尤其是现在的这些军户百姓都已经得到了土地,这样一来愿意进工厂做工的更是不多。

  “嘶,这倒是个问题。但咱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这工厂是必须要建的,至于这些百姓,我看还得宣传。过几天,安排一下,找一些能说会唱的,去城里城外好好宣传一下,要让他们知道去工厂做工的好处。”赵文皱着眉头,缓声说道。

  “大人,我看根本就不用这样麻烦,你现在是宣镇总兵,这宣镇地界,所有的军户都会您管,只要您一声令下,他们敢不从吗?谁要是不从,直接将他们的土地再收回来不就成了?”

  宋虎站了起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就是,大人,这些军户愚昧无知,不懂做工的好处。有时候,您就是说破天了,他们也不见得会信。

  我看虎子这办法不错,先发个通告下去,让这些军户百姓每户最少出一个男丁,去工厂做工,到时候得了好处,他们自然会去的。”赵大牛也急忙帮腔道。

  “这个办法行,可以试一试。”赵文看着赵大牛和宋虎,点了点头,“对了,我想问一下你们,你们希望五年后的宣镇发展成什么样子?”

  “什么样子?嘿,当然是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啊。”

  沉默已久的刘五轻笑一声,缓缓说道。

  “大人,我倒是希望宣镇中荒废已久的社学能开设起来,毕竟治理地方少了读书人可不行啊。”刘文众是读书人,所以对读书这一方面倒是颇为上心。

  “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