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小阁老 > 第二十四章 又见儿子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行一条鞭法,百姓需要将粮食等农产品,或者出卖自身的劳动力换取白银来完税。通货紧缩导致粮贱银贵,又极大的加重百姓负担,造成更深重的经济危机。
  国家收不上税,又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不得不缩减开支,裁撤了全国的驿站系统,让一个叫李自成的陕西驿丞,成了下岗工人……
  ~~
  现在因为赵昊和他的江南集团,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的急速提升,已经远超输入金银的增长速度。
  如果还严格按照规定,收入多少金银就发多少白银票的话,必然导致严重的通货紧缩。而因为大明的商品经济规模,比另一个时空扩大了好几倍,一旦爆发经济危机,造成的危害也将严重许多倍!
  这一危机朝廷不知道,也解决不了,只有赵昊和江南集团来负责——必须为社会提供足够的流动性。
  没办法,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控制了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就控制住了这个国家的命脉。但同时也把保持这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的任务扛在了肩上。
  大明之所以没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主要靠的是江南银行超量发行了白银票。
  在流通天下将近二十年之后,白银票业已成为了大明公认的货币符号。就连官府和朝廷也已然接受白银票,使用白银票了。
  尤其在年轻一代的意识中,钱就是白银票,白银票就是钱。很多年轻人甚至都没摸过又重又不好分割的银子……好吧,其实主要还是因为穷。
  时至今日,已经很少有人用白银票从银行兑银子了。大家都不兑银子,大众就越发放心,也就愈加没人兑银子了。那么多银子放在银行每年吃利息多好?干嘛搁家里招贼?
  在这种良性循环下,流通迅速的白银票,渐渐与库房中睡觉的白银脱钩,成为事实上的货币。
  天量的白银储存在江南银行及其下属的五百多家分支机构的银库中,让整个社会都不怀疑白银票的兑付能力。
  这就给了赵昊通过超发白银票,不断向社会投放天量货币,来避免通货紧缩的机会。甚至可以维持适度的通货膨胀,以刺激经济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就愈大,赵昊也不得不持续超发白银票。结果发行白银票的总数,已经数倍于江南银行库存金银的数量了。
  只能等日后经济过热要降温时,再设法回收流动性了……
  各国央行都是这么想,但也没见谁真正缩表成功过。
  正所谓超发一时爽,一直超发一直爽,直到全家火葬场。
  但赵昊觉得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