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小阁老 > 第四十一章 我来我看我征服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营房和仓库中,欢天喜地往外搬东西。各种各样的军用物资散落一地,显然基地的西班牙人已经逃光了。
  原来巴孟德少将已经吓破了胆,决定连夜回宿务去。又怕路上被明国舰队或者海盗拦截,横竖基地已经不剩多少人了,索性便放弃了这处位置紧要、易守难攻的军港,带着全部手下登上剩下的几艘帆船,仓皇逃出了马尼拉湾。
  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路过科雷希多岛时,他还将驻岛的那个连队也带走了。大大的减轻了海警舰队的任务量。
  当然,他对海警舰队的最大贡献还在后头,而且是居功至伟的那种。
  ~~
  比起王如龙在海上大杀特杀、风卷残云,陆上攻势的进展就缓慢多了。
  因为这边面对的是坚固的马尼拉王城,和一座高大石头堡垒,而且都在舰炮射程之外。内河支援艇的大佛郎机打在城墙上就像挠痒一样,只能从长计议了……
  武达登陆后,便与唐保禄还有侨领们商议,是不是将侨民们迁离涧内,在北面海滩上设置临时营地。
  这样非但可以避开王城中西班牙人的火炮袭击,还能将侨民们置于舰炮的保护之下,而且物资补给各方面都方便。
  侨领们把海警官兵视为救命稻草,自然言听计从。于是第一第二陆战大队两千陆战队员,便开始在侨民的协助下,设置滩头阵地和营房。
  下等人们身强力壮,又有专业设备,干这种活十分拿手。天黑之前便与侨民们齐心协力,在营地周围挖好了壕沟,拉好了铁丝网。
  不当班的海警们也没闲着,他们划着小艇,将一捆捆包扎整齐的物资,从大帆船转运到滩头。
  陆战队员们找到写着‘帐篷’字样的包裹,打开后,取出一顶顶喷涂了编号的油布帐篷,在营地中架设起来。
  帐篷油布上的编号以‘泾’字打头,后面是八位数字,比如‘泾05103711’。除了便于物资统计,减少贪污浪费之外,还可以清晰溯源生产它的厂家和工人,
  其中‘泾’字表明,这些帐篷所用的油布,都是由宁国府泾县所产。
  江南集团对帐篷的需求量极大,无论海警还是工程队的施工大军,都急需一种能遮风挡雨的帐篷。
  海警总装备处搜集了市面上的防雨材料,经过比对研究发现,泾县用来制造油布伞的油布,防水性好,牢固、抗风、经久耐用且绝缘防雷,完全可以满足目前对野外设营的需求。
  于是集团与‘泾开司’合资成立了江南防雨材料公司,并拨付专项资金,鼓励传统作坊向手工工场转型。再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