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小阁老 > 第九十七章 福佬仔与客家仔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改!”赵守正断然道:“科举是为朝廷求贤计,不能让学校沦为某些人垄断进身之阶的自留地!”
  顿一下,他语带讽刺道:“何况这些年,地里也没长出好苗来……”
  刘子兴愈发没脸了。
  然后赵守正拱手向林润表态道:“请中丞放心,明年二月的县试、四月的府试、还有七月的院试,下官都会亲自坐镇盯着的,绝不容许有人捣鬼!”
  刘子兴和岳云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之色。
  赵二爷这个决定,仿佛在割他们的肉一般。
  ~~
  因为与后人的偏见不同,其实秀才或者说生员,虽然只是个在官学读书的资格,但含金量是很高的。决定这个资格的童生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关。县试是全县的学子一同参加,由县太爷主持,并选出优秀的学子,准予两月后到府城参加府试。府试自然由知府主持,知府不在,同知代理。
  县试和府试都是一年一度的。通过了府试的学子,方可称为童生。老童生虽然是个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的称呼,但其实绝大部分读书人,连童生这个头衔都得不到。
  童生再参加由本省督学主持的院试。院试三年举行两次,明年正好有一次。通过后才能获得官学的入学资格,成为一名俗称的秀才。
  千万别小瞧这生员资格,成了秀才就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虽然只是底层,却已经可以享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成绩最好的‘廪生’,官府还按月发给钱粮,算是带薪上学了。
  不夸张的说,老百姓想拥有的特权,秀才全都有。不然潮州土著也不会借故把这帮客家人排挤出童子试,不就是为了少点竞争者,好让自己人多考中几个秀才吗?
  潮州府每科都出不了几个举人,缙绅们不就指望着这点儿自留地,给儿孙们好歹弄副功名。要是成了白头百姓,如何守住偌大的家业?
  所以潮州缙绅才会对学额如此斤斤计较,不希望童子试卷的太厉害。
  但来前林中丞已经打了预防针,他们这会儿不敢不装孙子。
  何况林氏一族荒废了几代了,想重新拾起举业谈何容易?没个十年二十年,休想有什么竞争力。至少他们这代人,是不会见到童子试内卷了。
  再说赵公子不是还要给他们子孙安排一条龙精英教育吗?那才是他们家里的鸡娃,突破乡试乃至会试的倚仗啊。
  因为十年二十年后的事情得罪公子他爹和一省巡抚,那才叫因小失大呢。
  ~~
  既然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