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小阁老 > 第四十五章 下马立威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马腹。
  ~~
  潮州城并非中规中矩的方城,而是依韩江而建,状若卧蚕。
  联通潮州城与江东岸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广济桥了。
  这座与赵州桥、卢沟桥齐名的古桥,采用的是独特的浮梁结合结构。东西两段是一个个五边或六边形的桥墩组成的石梁桥,桥墩上还有126间飞檐斗拱的楼阁,可为行人防晒挡雨之用。
  在两段石桥的中间,则是用十八条硬木船连接而成的浮桥。浮桥用三根铁索固定,每根重达4000斤。之所以采取这种结构,是因为韩江汛期时水量十分恐怖,江面宽度超过一里。如果全用石桥的话,又大又密的桥墩将严重影响排洪能力。
  用浮梁结合的结构可以减少中间部分的桥墩,极大减轻对径流的阻力,遇到洪迅,打开浮桥还能迅速排洪,也保护了大桥的安全。
  总之,这既是我国桥梁工程的高峰,又是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赵二爷一行自东而来,远远看到这座江上楼阁般的大桥,无不深感震惊。这桥可这么大真美,看来这潮州可真是不穷啊!
  但赵二爷旋即就顾不上欣赏这座桥了,因为桥上挤满了出城逃难的百姓。
  看着那支赶着牲口推着车,背着包袱挑着娃,扶老携幼的逃难大军,再美的风景也登时无法赏心悦目了。
  “你们这是往哪儿逃啊?”他忍不住大声问道:“海贼来了,城外不更危险吗?”
  没人回答,人们只是茫然的看他一眼,甚至很多人连看都不看他,只顾着低头赶路。
  “大人,他们听不懂官话。”黄小虎忙低声道。
  “嘞去边度啊?”赵二爷便祭出他路上学的粤语。
  还是没人理会……
  “潮州人不说广东话,他们讲的潮汕话跟福建话更像。”黄小虎又道。
  “……”赵二爷无语的看一眼自己的粤语教师李良柱,一个玉峰书院出身的广东籍举子。
  “抱歉,师祖,我错了。”李良柱是广州番禺人士不假,可他自幼随游宦的父亲在江西长大,所以只是会说粤语,却不知道不是所有广东人都说广东话的。
  “吔屎啦你。”赵守正郁闷的指了指这不成器的徒孙,只好放弃了劝百姓返城的打算。
  虽然黄小虎会说潮汕话,但通过翻译来表达根本没有说服力啊。
  他便改变主意,正待让人头前开路,先过桥进城再说。
  却听桥对面的广济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