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小阁老 > 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杆打狼两头怕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接舷时被敌人爬上来。

  除了给每艘运粮船,各留了两门佛郎机自卫,其余五十五门,和五门青铜蛇炮,都被安置在这五艘战船的甲板上。戚家军在东南抗倭后期,是以海战为主的,王如龙当然知道集中火力才有威力的道理。

  只是,这点火力在大海上仍不够看。他知道稍微像样点的海盗团,大炮都是以百门计的。而且不是佛郎机这种射程短、威力小,介于枪炮之间的玩意儿。

  一旦遇到那种一两千料的大海船,上头架十几门大炮那种,火力上将完全被压制。他就只有尽快接弦,才能一战了。

  可那样的话,难免被人家调虎离山,运粮船队怎么办

  作为护航的一方,压力就更大了。

  这一路上,王如龙都是睁着只眼睛睡觉的,直到进了莱州湾,他悬着的心才放下一半。

  这里航行靠近海岸线,遇敌逃脱的几率要大很多。而且大明登莱、辽东两大海防区如门户一般守卫着渤海湾。还可以随时呼叫朝鲜的水师来帮忙,所以一般是没有海盗会在这里兴风作浪的。

  之所以才放下一半,是因为还有来自官军的威胁,

  王如龙知道,大明在北方的海防,那是相当的拉胯。非但没有专门的水师,登莱、辽东最大的战舰也不过四百料,没有远航能力,而且缺编严重。

  原因一个字,就是‘穷’,听说闽粤一带的官军,都换成乌尾船打海盗了。山东辽东两个穷地方,根本没钱造船。

  问朝廷要,朝廷也没钱。反正也一百多年没倭寇骚扰北边了。而且蓟镇就驻扎着数万防御鞑子的精锐官军。打不过精于骑射、来去如风的蒙古人,还打不过衣不遮体的倭寇就看哪个不开眼的敢上岸晃悠

  是以朝廷也不给拨钱。王如龙听出身登州卫的戚大帅说,登莱辽东的卫所军户,常年食不果腹,不得不开着战船下海打渔。要是在海上遇上肥羊,说不得也会摇身一变,问你想吃刀削面还是馄饨面

  果然,过了成山头之后,就能看到海上有星星点点的渔船了……登莱威海卫一带多丘陵,耕地严重不足,沿海百姓只能靠打渔为生。

  看到五十艘四百料的大船,排成三路纵队,每艘间距百丈,浩浩荡荡自东而来,正在撒网的渔民们全都惊呆了。

  直到那支在他们看来,庞大无比的船队开过去,才有军户恍然醒悟过来,赶紧驾船转回报信。

  顿饭功夫后,岸上烽堠才燃起滚滚浓烟。

  晴空万里无云,十里外的烽烟能看得一清二楚。

  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