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小阁老 > 第八十六章 好事成双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里空谈心性,只说不做。与他们大力抨击的理学,又有何区别呢”

  “至少人家是真流氓。”华叔阳小声道“不像理学净出伪君子。”

  哄笑声中,赵昊对二王道“给他记下来,将来出书一字不改。”

  “师父,别呀……”华叔阳忙苦着脸哀求。

  “看你还敢不敢插嘴。”大师兄冷笑教训道。

  华叔阳只好低头不语,不敢去想本门后人,将如何看自己

  “理学、心学都一样……”于慎行却陷入了惶恐中。“难道是根子上出了问题,孔子学说根本不能经世致用”

  “这问题我不会回答。”赵昊摇摇头,正色道“但我可以告诉你,孔夫子从来强调内圣外王,让学生内修道德,外立功业。并没有错。”

  “好比,孔子鄙夷管仲的为人,认为他十分不道德。却对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大加赞赏,许以崇高的‘如其仁、如其仁’。所以在孔子眼中,个体的操守与行政的标准,道德与政治,并没有完全合为一体,也不需要合为一体。”

  “问题的根子出在孟子身上,他和荀子割裂了孔子的学说,一个片面强调‘内圣’、一个片面强调‘外王’。汉唐至北宋初年,占主导地位的仍是荀子的‘外王’之学。因此汉代有许多治绩斐然的酷吏,唐朝也有以理财富国著称,或以诡谲多智闻名的安邦定国之才。他们并没有什么‘内圣’之学,他们的成功也不是修身养性的结果。相反,按照道德标准,他们大都是奸诈小人,可这并不影响他们建功立业,铸就汉唐雄风。”

  “当然片面强调‘外王’,也导致了汉唐的衰落。到了北宋中叶,随着理学的兴起,内圣之学逐渐压倒了‘外王’之学,于是操守和道德成了对官员评判的最高标准,于是满朝皆道德君子而无治国能吏,自然也就没有汉唐那样显赫的事功了。以至于弱宋之名,连我大明都可以嘲笑……”

  “那当然,我大明可是从来不怂的……”三阳和小于一齐点头。

  不管能不能干得过,硬刚就完了。

  “这个也可以记下来……”赵昊嘴角抽动两下,问于慎行道“现在你明白,自己的困惑了吗”

  “嗯,都怪孟轲。”于慎行重重点头,然后又回到最初的问题道“那先生可有经世致用的学说教我”

  “科学便是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之学。”便听赵昊一字一顿的说道

  “本门的学问,皆是关注现实的问题。研究现实的方方面面,找出规律,解决问题,便是科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