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大唐孽子 > 第634章 运用场景越来越多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一边熟练的踩着自行车前行。
  自行车这东西,只要克服了最开始的小小恐惧,很快就能上手的。
  而只要多骑几次,就能成为熟手了。
  大街上,跟房遗玉她们一样骑着自行车的人,还有不少。
  ……
  《大唐日报》的报社大院里头,一排特制的自行车停在那里。
  跟大街上常见的自行车有所不同,院子里的这些自行车,后座两边还专门安装了两个木箱子。
  不用说,这些木箱子肯定是用来装报纸的。
  为了提升送报的效率,骆宾王专门跟王玄策沟通了一番,找永久自行车作坊定制了一批自行车。
  对于《大唐日报》来说,将报纸从长安城运输到洛阳、凉州等地,肯定是使用四轮马车会更加的合适。
  但是对于长安城内各个坊间的运输,自行车反而更加的便捷。
  特别是报纸到了坊里头,要送给专门订购的人家门口,或者是送到各个蜂窝煤铺子的报刊售卖点,没有一个适合的交通工具,效率是比较低的。
  “玄策,这一次还真得好好的感谢你。永久自行车作坊的产能这么紧张,还专门腾出时间给我们制作了这批自行车。”
  骆宾王看到送报的员工有条不紊的将一捆捆报纸装进自行车后座两边的箱子里,然后一溜烟的出了大院,脸上露出了笑容。
  “观光,你这就客气了。与其说是帮你们制作自行车,倒不如说是要感谢你为自行车找到了一种新的使用场合呢。王爷对自行车的重视程度,比过往任何一间作坊都要高。按照他的规划,我们永久自行车作坊至少成为年销量过百万的超级大作坊,我这压力也是挺大的呢。”
  王玄策的说话水平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上的。
  明明是帮了《大唐日报》,偏偏还让人觉一点都不会不好意思。
  当然,王玄策说的话,倒也不算假。
  《大唐日报》带头使用自行车来运输长安城内的报纸,《长安晚报》、《曲江日报》等其他报社看到了,肯定也是有样学样。
  这也算是给自行车找到了一种新的使用场景。
  “自行车虽然看上去不复杂,但是其实涉及的东西还挺多的。像是那轴承和链条,制作难度都很高,对钢材的要求也很高。永久自行车卖的越多,各家作坊就能积累越多的经验,最终能够让我们大唐的工业水平走上一个新台阶。”
  作为《大唐日报》的负责人,骆宾王的科学观自然也是不差的。
  事实上,楚王府相关的人员,算是这个时代科学观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