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大唐孽子 > 第604章 喜笑颜开的勋贵们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道去的。
  但是朔州各家的棉田实在是太缺人了,特别是缺这种价格低廉的壮劳力。
  所以,最终就有七八万薛延陀俘虏留在了各家勋贵的棉田之中。
  “嗯,楚王殿下在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上,还是不敢欺骗大家的。有了这么一个好开头,估计明年大家种植棉花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杜构为自己当初孤注一掷的大力开发朔州棉田而感到庆幸。
  很显然,单单朔州的棉田,就给杜家增加了至少几万贯的财富。
  这可只是第一年哦。
  要是每年都能有个几万贯钱,那杜家在长安城的地位,必定能够上一个台阶。
  “确实如此。就拿棉花脱籽机,之前只有楚王府下属的机械作坊能够生产,其他作坊根本就做不出来,并且他们要是保密的话,其他人就连设备是怎么样的都不知道。如今为了鼓励大家开发棉田,机械作坊居然对外售卖起了棉花脱籽机,虽然价格稍微贵了一些,但是也算是解决了许多人家的后顾之忧啊。”
  李书国对长安城来朔州开垦棉田的勋贵家的心思是了解的比较透彻的。
  包括杜家在内,之前大家是有一个顾虑的,那就是棉花的脱籽技术,完全掌握在楚王府手中。
  这意味着什么呢?
  那就是各家的棉花,只能卖给楚王府的作坊,否则就只能烂在手里。
  这种命根子被人捏在手里的感觉,谁喜欢?
  如今的情况就不同了,单单朔州就至少有超过十家的棉花脱籽作坊,还有更多的棉布作坊,中间负责穿针引线,去到田间收购棉花的商户就更多了。
  可以说,楚王府为了棉花的推广,可是亲自把垄断棉花产业的机会给放弃了。
  “是啊,今年之后,楚王殿下在长安城的位置就更加的稳如泰山了。”
  ……
  “温郎君,这次你回长安,还会回来吧?”
  朔州马车站内,一帮蜂农恋恋不舍的去给温光送别。
  这一年,在温光的带领下,朔州的专业蜂农数量迅速的扩大到几十家,并且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
  这些依靠着棉花蜜发家致富的蜂农,对于温光的感激之情,那自然是不用提了。
  “你们放心,开春之前我肯定会回来。根据我的了解,明年朔州种植的棉花面积至少会增加三成以上,到时候这里将成为大唐的棉花种植中心,养蜂的前景非常广阔。这一次回去之后,我会建议书院在朔州成立一个棉花研究所,专门负责跟棉花相关的所有东西的研究,也包括我们的棉花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