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大唐孽子 > 第381章 振聋发聩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房玄龄和温彦博在一旁看到李宽侃侃而谈,倒也来了几分兴趣。
  这几天,他们也都跟李世民讨论了许久和亲的意义和优劣。
  但是,大家似乎都没有从李宽分析的这个视野来解读和亲这个做法的前世今生。
  “到了这个时候,汉高祖也好,朝中大臣也要,都已经充分的意识到匈奴对大汉的威胁之大,可不是仅仅来边境掠夺一番而已,稍有不慎,是有可能导致大汉灭亡的。这个时候,短期内先稳住匈奴人,暗暗发展大汉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关键的。”
  “说的不错,当年勾践卧薪尝胆,也是类似的做法。”李世民忍不住发出了赞同的声音,觉得李宽今天的表现倒是不错。
  “所以,为了缓解大汉跟匈奴的矛盾,就有了和亲之事。通过和亲,双方初步明确了边界、停止了战争、扩大了贸易交流,避免了大汉百姓再次陷入无穷无尽的战事之中,有了休养生息的时间。当然,匈奴人也通过和亲和贸易得到了大量的物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掠夺边疆汉人的需求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李宽看李世民认真的听着,便继续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汉初的和亲,虽然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是却是一件正确无比的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什么意思?”
  李世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忍不住反问了一下。
  “外交政策其实就是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对外发展策略,自己的利益和实力,以及当时所处的外部环境,制定的为了保证自己利益的各种对外方针和措施。”
  虽然远在战国时期就有张仪和苏秦这样有名的使臣,不过准确讲一个国家的外交情况用一句话给表达出来,李世民也好,房玄龄也好,都是第一次听到。
  李世民:“按照你这么说,和亲也算是当时大汉的外交政策了?”
  “没错,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经过了几代帝王的努力,经济民生全面恢复,诸侯之害已经基本消除,同时在外交上通过联合月氏等国共抗匈奴,大汉已经没有必要再对匈奴忍气吞声了。”
  “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凌,汉武帝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
  李世民的一番话,倒是很好的总结了汉武帝当时面临的局面,不贵都是名垂千古的帝王。
  “大汉朝的和亲,可以说汉武帝以前和之后,是完全两种局面。早期是汉朝求着匈奴,可以说是一种屈辱,而到了后面,却是匈奴求着汉朝了。微臣是赞同汉朝前期的和亲的。”
  说了这么久,李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