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1255再铸鼎 > 第180章 兵役制度 二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人就发出了恍然大悟的声音。

  “这还差不多,为土地而战的,战斗力总会强一些。”谢光明擦了擦汗,“不过,一顷田是一百亩吧,用这么好的条件找一个只服役几年的兵是不是多了点我印象中后世有个十亩地就能招一兵了。”

  高正摇头道:“你正好说反了,该怀疑这一顷田有多大吸引力才是。现在胶州又不缺地,能不能种地主要还是看牲畜水利,西边的军阀们可是给手下的兵一人分好几顷的,我们用一顷买人服役两三年,只能说,可以考虑。”

  林博颖耸肩道:“是这个问题,肯定会有人愿意的,但有多少还不一定。现在也只是个意向,我们那边也在研究具体该用什么条件呢,如果招不到人,或许会每月给点津贴,一月几百钱那种。其实也不便宜,就算军饷少,吃饭穿衣武器弹药总是少不了的,一兵一年不下二十贯,总额不可能无限扩充。哦,对了,其实这事文化部也有参与,他们今年拿了一大笔预算,学校又一时没那么多教员,所以张老师给了你们点赞助。只是条件是,你们的士兵,完成基础的军事训练之外,必须抽出至少四分之一的勤务或训练时间,进行文化课学习。”

  众人听了这个条件,先是一愣,后又讨论起来。

  夏有书说道:“这是好事啊。嗯,如果不执行军事任务的话,现在按线列步兵的标准培养,那么一年的训练强度也没多大,拿出一部分时间来进行文化培训没什么问题。再说了,让士兵多学一点,也有助于战斗力的提升。”

  尤力摸着鼻子说道:“我怎么感觉这是把我们当文武学校用了……对了,你们有定服役期多长,每年招多少人吗”

  听了这个问题,林博颖郑重地站了起来,去前面的黑板上一边画着一边说道:“各位可不能小看这个《田顷法》了,这可关系到未来我们的基层体制呢。每多一个顷田户,不仅是分了一百亩地出去,还是多了一个直接的税源和一户坚定的支持者。所以,在扩军这件事上,我们管委会和你们军方的意见是一致的,都希望兵招得越多越好,能产生越多的顷田户越好。”

  她这么一说,在座的军头们都飘飘然起来,这才对嘛!

  但归属于财政部的马原却笑了出来:“说的这么好,那还该有个‘但是’吧”

  “但……”林博颖刚要脱口而出就听见他的话,表情一滞,然后很快又装作没事继续说道:“但是!我们毕竟是受现实条件限制的,荒地虽多,但整理成能用的耕地还是要费些功夫的,义务兵不可能一上来就招很多。而且,工业部的情况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