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钑龙 >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默契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功劳。

  八百里捷报三天就到了润州,宋徽宗得知陕西将送五千匹战马和大批物资到江南,顿时乐不可支,西夏的胜利让他暂时忘记了河北,在宫中设宴庆祝。在润州的大部分权贵都被召入行宫赴宴,只不过几家欢乐几家愁。

  唐重、郭仲荀等人是欣喜万分,郓王那边要是有这样的默契,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就好办了;江南养不出好的战马,最担心的就是陕西在战马上做文章,但要是长期能用粮食和茶叶换取战马,那么几乎人人有信心,以江南之富,一年从陕西买一万匹战马绝不成问题。

  户部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定北军竟然同意出钱购买,哪怕是用战利品抵债,也比供应张浚那边只出不进强;户部尚书王襄说起了张浚收取厘金的事,是义愤填膺:“据说陕西、应天府、河东都没有收取厘金,京畿路现在赚得盆满钵满,又不打仗,还整天地哭穷。要是都能像陕西一样,体恤一下户部就好了。谢大人,你在京畿路的时间长,我记得杨志在京畿路的时候,也没有需要这么多物资。”

  谢克家是赵构派到润州协调物资的负责人,晓得自己躲不过这一劫,在宋徽宗和群臣的目光注视下说:“定北军收复了开德府和曹州等地,一下子增加了几十万人口,加上西军不像定北军那样自行统筹,所以在开销上要超过原来定北军时期。至于厘金,主要用于采购战马武器,听说杨志送五千匹战马到润州,不如拨一部分给京畿路。”

  兵部尚书唐重笑道:“西军到京畿路的时候掏空了长安的家底,听说有四万六千骑兵调到汴梁,现在又不打仗,张浚缺什么战马;难道是和谈出了问题,还是一直是个幌子?”

  唐重的语气明显是调侃,但是言辞中的锋利让人窒息,宋金和谈几个月没有确定,金国迟迟没有盖上国玺,到底是不愿意,还是有隐情;张浚需要战马的举动,很容易让人想到,张浚表面上在主持和谈,实际上积极备战。出现这样的反常只有一个可能,汴梁隐瞒了消息,而且是很重要的消息。

  望着宋徽宗投来的目光,谢克家感受到了那一丝怀疑,急忙分辨说:“未雨绸缪,现在高庆裔呆在汴梁,口口声声说协议没问题,但是吴乞买在幽州没有回音。康王和张大人是怕金人反复无常,早作准备。”

  “既然晓得金人反复无常,还和金人谈判?”郑亿年嘲弄着说,宋公明笑道:“郑大人,和谈还是要谈的,但是汴梁要想办法弄清楚,幽州是对条款有不满,还是压根就不想谈。最要紧的是,京畿路要解决民生,一旦民心乱了,就会谣言四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