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钑龙 >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自有对策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州试着执行,这次能来汴梁,张浚已经幻想在整个京畿路推广,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筹资金,缓解日后京畿路财政的匮乏,并将得到方方面面的推崇。张浚对于赵开的顾虑根本没放在心上,边走边说:“你只要执行就是,利用杨志没走的时间,你开始编制流程和培训人员,等正式接手以后,我任命你为转运副使。”

  赵开被堵得说不出话来,晓得自己要是再推辞下去,难保张浚不会认为自己会有其他的想法,只好含糊地答应下来。张浚此刻也是身心疲惫,但晓得自己还有一大堆事要做,定北军走以后不仅仅是接管的事情,毕竟过了黄河就是金人的地盘,还需要军队;而任命官员、调集军队这些事,都将是康王与其他人讨价还价的结果,张浚很清楚自己只有建议权。

  张浚得知润州的消息,不顾唐学老的反对,留赵开在开封盯着,自己星夜赶回润州,把对于厘金的设想向宋徽宗和康王禀告,张浚认为有这样的神器,日后在京畿路的财政没有问题,关键是郑州、孟州的那个黄河渡口,倘若在定北军手中,京畿路一半的好处被定北军拿走了。

  这件事在朝堂上讨论的时候,范致虚和李邴都提议,拿陕西的地盘来换,西军大规模前往京畿路,关中空虚到了极限,何不交给定北军,况且陕西五路现在富庶的地方其实都在定北军手中,剩下的那些苦寒之地本身就是一个窟窿。唐重笑了笑说:“关键是定北军会答应吗?”

  群臣争论了半天,出乎意料的是,建议张浚以武力来解决的人并没有占上风,康王的部下汪伯彦、梁扬祖等人都反对这样做;康王赵构的脸都吓白了,张浚的二十万乌合之众还没有取齐,就算到齐了也不是杨志的对手啊。宋徽宗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说:“这样吧,我给老三和杨志写信,和他们商议一下,如何置换,还有留下军队的事情。”

  赵构松了一口气,唐重忍不住摇头,争论的双方难道不知道真实情况吗?不是,是这些人希望宋徽宗父子解决问题,自己只想担一个大义的好名声。宋徽宗的信迟了快十天,是因为等杜时亮和金国工部侍郎张通古见面的结果,倘若和谈失败,宋徽宗自然什么都不做,维持原样就好。

  杜时亮回报,张通古表示哪怕萧庆意外身亡,金国也不会怪罪大宋,战场上本就是瞬息万变,意外是难免的;金国为了表示诚意,说在汴梁签约的时候,就可以把宋徽宗的弟弟越王赵偲先放回来。宋徽宗的两个弟弟被金军俘虏,燕王赵俣在去幽州的路上饿死,只有越王赵偲还在。这让宋徽宗下了决心,写信要赵楷与杨志表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