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一千一百二十六 史上第一次科举考试在洛阳正式召开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三年不行再来一次。

  郭鹏打算至少要等天下人都认同科举考试了,再把科举考试改为三年一次。

  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天下人熟悉、接受科举考试的存在和意义。

  为了尽快把科举考试变成实际存在的正式制度,并且真实的运用于朝廷选官层面,郭某人力排众议,不等准备完全,直接在今年的三月正式召开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分文举和武举两种,两种考试一同进行,文举考试由礼部主持并且负责监督,武举考试由参谋台和卫军进行主持并且监督。

  文举考试考三天。

  考核内容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得到了确认。

  首先在文举考试之前,要经过身体素质考试,只有经过身体素质考试的学子才能得到考生的身份。

  身体素质都过不去,就别考了,回家锻炼身体再来好了。

  要求并不高,在这个人人普遍缺乏营养的时代,郭某人没有把考核内容和标准定得很高,只能说是身体及格水平。

  如果这个水平都过不去,那可就真的不要考试了。

  别没干几天活就要筹备后事了。

  魏帝国官员的工作强度那是真的高,不是假的高,九九六零零七的工作强度,要是没有好的身体素质,承受不下来的。

  通过身体素质考试之后,就是正式的笔试。

  第一天考五经经义、算术、天文地理,是一张综合试卷,满分一百分。

  第二天考农业、自然灾害和自然灾害的防治,也是一张综合试卷,满分一百分。

  第三天考策论,内容是根据卷纸上提出的国家目前遇到的两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解决方案。

  还有就是就自己所了解到的国家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发表言论,什么问题,以及自己思考出来的解决办法。

  满分一百分。

  等于三天考试,满分一共三百分,最后按照分数予以排名,录取排名靠前者,一定人数之后,则黜落,不予通过,留待来年再考。

  这是一套完整的模式,考试,评分,录取与黜落,史上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人才评定规则,还是全国性的——

  当年在邺城的那场论才大典十分特殊,虽然最后的前三甲也叫状元榜眼和探花。

  但是和如今正式定为国策的科举考试还是略有区别的。

  尽管如此,郭鹏也下诏书,承认当年的论才大典也属于科举考试的范畴,承认当年的榜首三人的成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