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我真不想当房遗爱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断线八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出一丝笑容,又道:“那根据你学的,你说说,这旱情若是果真一大不可收拾,该如何去做啊!”

  “从大局出发呗!”李泰耸了耸肩膀。

  “什么?”李世民皱了皱眉。

  李泰又道:“俊哥儿说,在国家大事面前,百姓就是第一位的,只有百姓好了,国家才能更加好,如果真发生了旱情,那么国家就要承担风险,承担责任,这是推脱不了的责任,也是必须要重视的责任,只有一次又一次的把危险抵挡在外,让百姓见识到朝廷的决心,那么百姓自然而然的便会信赖执政者!”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这也是我所考虑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又岂非儿戏!”

  李泰又道:“父皇,其实在儿臣看来,这是对于国家的一次大考,如同科举一样,希望能考一个高分,这是俊哥儿说的,他们经常一个月一考试!”

  李世民笑了笑,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去吧,忙你的事去吧!”

  李泰蹦蹦跳跳的离开以后,李世民也在总结谈话的内容,等听完以后这才淡淡的说道:“培养培养,今后还是能胜任中书省职务的!”

  ........

  岭南,珠江之上,一艘巨大的船只发出吱呀吱呀的叫声,随着工人们嘿呵的吼叫声,缓缓滑入水面,而后溅起数丈高的水花,起伏的波涛拍击到岸边,而后将所有的杂物又带向水里。

  冯盎看着眼前的巨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而后招呼一声道:“走,随我去看看!”

  如今这个世界偏多的船只为平地船,适合在河流之中行驶,而且速度极快,像这样的大船是非常少的。

  就好比倭国的人想要来学习,除了大船,全部靠一个小小的船顺着洋流飘到大唐,若是半路上遇到风暴或者海浪啥的,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但是少不代表没有,相反,在古代的中国船只其实发展的极为成熟,汉朝就有艨艟战舰,北朝时,人们认识到水战时风力大小无常,不可恃以作战,因而重视发展人力推进的战船,出现多桨快艇。隋朝杨素造“五牙”大舰,起楼5层,高100余尺,能容战士800人,有6个拍竿,高50尺,用以击碎敌船,不可谓不强大。

  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对外战争的转变,船只渐渐更加适用于民用,在军事上并无多大进展。

  很多国家其实目前对于大海都是陌生的,但是大海的资源和所带来的利益又足以让所有人疯狂,所以房遗爱当初便不竭余力的想要冯盎把船给弄出来。

  眼前的这艘船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