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绍宋 > 第四十一章 优容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情况下,不缺这一封书信。

  送过去,反而显得露怯。

  而翌日一早,都省、枢密院发出署令,走公开渠道往梁山泊传递过去,乃是让梁山泊发船队顺广济河(五丈河)来东京,领取御营水师下一年的军饷、军械、粮秣,并要求沿途州郡小心协助后勤,务必帮忙疏浚河道杂物云云。

  与此同时,总领汴京防务的陈规陈枢密,在时隔数月后终于宣布了他的新城防方案,乃是要打通东京城内的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在城内形成一个围绕皇城和宫城的内部护城河系统。

  这种事情,一听就靠谱,最起码比什么‘回河’靠谱。

  而方案既下,枢密院、开封府、都省三路齐发,中午便按照军坊分划,重新动员起满城数万民夫,即刻开工……只能说,幸亏赵官家和宰执们没有解除军官和军坊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中午开工,下午就有东京本地土著老丈寻得几名太学生,代写请状……老丈的意思是,东京城南北地势不平,汴河与五丈河河床高低也不同,护城河便是挖成了,也只能顶一阵子用,等到夏日雨水一起,反而容易酿成水患!

  按照老丈的说法,早年间仁宗朝的时候,便已经有人想过沟通几条河,只是失败了而已。

  枢密院收到请状,格外重视,当日便以参谋城防的名义,将这几个太学生还有老丈给请到了如今都堂所在的宫中崇文院。然后,居然是工程设计人、兵部尚书、开封府尹、签书枢密院事陈规亲自下阶来迎,就在崇文院内的公房设案,认认真真听老丈讲解,同时让几个参与进来的太学生帮忙整理建议。

  堂堂枢相,朝中宰执,如此礼贤下士,那几位太学生震动之余,只觉得什么‘偷书’之事必属诬陷,又何论是眼下什么工程?

  于是,几人便联络其他太学生,在城西一带一意协助起了陈枢密与这老丈的工程讨论,又是测量高低,又是研究水道,还要探讨水闸的可能性、

  一连数日,几位太学生和这老丈都是宫内宫外忙碌万分。

  而就在这边大领导认真听取民间人士建议的同时,不过三日,那边满城数万壮丁却在官家过年时再发六万斤新鲜猪肉的强烈刺激下,已经沿着内城东侧昔日东京繁华地段、横穿牛行街开挖出了一条两里多长的合格沟渠。

  这个速度,其实已经有些慢了,但也足够了……赵官家回到京中询问陈规以后,计算的清楚,如果不计代价选择在最繁华的牛行街区域联通两条河,其实是相当于做一条长三里多地,宽五六丈,深三四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