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绍宋 > 第六十一章 炙勃焦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斗力依然是毫无疑问居于上风的。但一个严肃的问题在于,要不要渡河去战!尤其是赵宋官家摆明车马,就是指着延安与延安身后的西夏横山一带的山区去的。

  须知道,宋金交战七八年,抛开常规战斗、非战斗减员,对女真人而言,最大的两个痛处分别来自于鄢陵反击战与尧山一战,前者让东路军丧失了十几个猛安的建制,后者让金军东西两路同时崩溃了四个万户,造成了实际上约小两万部队的减员。

  对于拥有整个华北和整个辽地的女真人来说,部队数字可以轻易抹平,建制可以轻易重建,但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当然是战斗力上限的大大下滑。

  坦诚的说,女真人是有一点手忙脚乱的,别看他们应对的非常利索与妥当,但实际上高层那里没有任何战斗的准备,中层与基层的官兵也不愿意渡河去劣势战场作战,重演可能的失败……而与此同时,随着春日的到来,黄河开始凌汛,可以想见,凌汛结束后黄河下半段的河面主动权又将是宋军水军来控制,这就使得在宋军兵力空虚的黄河下游开辟新战场,使宋军首尾不能相顾这种理所当然的设想迅速落空。

  换言之,宋军倒是精心挑选了时间,明显有备而来。

  金军固然手忙角落,西夏人更是不堪……因为交通延迟的缘故,讯息在他们那里是呈积压状态的。

  两个月前,西夏国主李乾顺才接到赵宋官家的私人嘲讽,想了想,可能是针对自己封锁横山,控制蕃骑的试探……故此,李乾顺先是花了天消气(好歹是东亚权力榜前十的男人),又稍微跟国内文武讨论了一下应对方式,扭扭捏捏一番,最终还是决定咬牙装个怂,在接到书信半月后给大宋发了个认怂的回信。

  当然了,蕃骑是不可能给的,碑也是不可能砸的,《灵芝歌赋》也不可能抹去……前者叫资敌且不提,即便是后者那也是李乾顺文治的标志性物件,是他确立汉学为纲的重要见证,而且身为一个登基快五十年、年纪也快五十岁的国主,他在国内也丢不起那个人……只是告诉赵官家与宋人他已经埋起来了而已,反正宋人又不可能来兴庆府亲眼做个见证对不

  而接下来的事情不必多言,这边信件发出去,那边女真人就来找他,隐隐约约的提出了给地什么的……本来李乾顺就是在两个鸡蛋上跳舞,前一段时间离开大金去找大宋也就是意思意思,现在女真人又说要承认粘罕的承诺给地了,李乾顺自然乐的回到大金温暖怀抱。

  当然了,李乾顺真不是傻瓜。

  延安这块地他心里是一万个想要,西夏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