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恐怖科幻 > 科技之全球垄断 > 第070章【对标苹果公司展开竞争?】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6%的用户访问了Napster站点,彼时美国国内的Napster用户大约1350万左右,此外阿根廷、西班牙和巴西的用户比例甚至比北美还高,我们国内也有不少的‘大触’使用。”

  “时隔三四年,对于国内的大部分网民来说,对Napster网已经是很陌生了,就更别说没有上过网的,根本就不知道有这家网站,然而诞生1999年6月的Napster才是全球P2P服务软件的鼻祖,由美国的大学生肖恩·范宁所创建,其初衷是为了学生群体能够方便的搜索和共享Mp3音乐文件。”

  “Napster上线之后,很快就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了一阵P2P共享音乐的超级盛宴,其影响力迅速扩展到了北美之外,免费下载之风迅速盛行于全球。但是种种迹象表明,2001年的Napster已经不可避免的进入到‘最后的疯狂时刻’,正是这场源自于互联网的P2P共享盛宴,让那些大牌唱片巨头们尝尽了苦头,不夸张的说想死的心都有了。”

  “九十年代末,当互联网开始大举入侵音乐产业的时候,其盗版现象让唱片巨头们真正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统唱片行业已经奏响了哀歌的前奏。彼时,整个唱片工业迅速下滑,而同一时间,Napster几乎是所有唱片巨头眼中网络数字音乐的代名词,更是眼中钉、肉中刺。从1999年12月开始,以五大唱片公司为首的企业和机构对其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诉讼。”

  “到了2002年5月,Napster终于关门了,也关上了web1.0时代的大门,我们的蓝色空间一脚踹开了2.0时代。直到现在,全球数字音乐产业正处在新一轮的震荡期之中,这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但我的观点其实和乔布斯一样,属于支持并倡导付费模式,我相信免费之风的大潮终究是无法持续下去,用爱发电不现实,最后的结果是听众与创作者双输的局面。”

  说到这里,罗晟看向许勇等一众技术骨干,最后无比坚定的说道:“所以我们不能走Napster的老路,这是一条已经被证明了的不归之路,我们应该走乔布斯现在正在走的这条路,所以我们接下来的新产品开发,对标的是苹果公司,我们要跟苹果公司展开竞争,这听起来很疯狂,但你们都没听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