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沥青公路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新设立的县短时间内就找到了比较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

  当年陈立夫推动了松江府一体化发展的过程里,把只拥有三个县的松江府进行拆分,在西北部地区设立青浦县,东部设立宝山县,在黄浦江下游东岸设立川沙县、南汇县、在黄浦江中游南岸设立奉贤县、金沙县。

  由此奠定了目前松江府九县的格局,此举是为了弱化上海特设县的存在感,进而提高松江府的存在感,然后以更好的发展整个松江府。

  算是实现了松江府的统合问题,当年有不少人都是支持上海特设县扩大化,吞并华亭、嘉定,进而建立一个超大型的特设县。

  不过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后来陈立夫干脆走了一个曲线救国的道路,不搞合并,搞拆分,同时把上海特设县的诸多权限回收到松江府知府衙门上。

  说白了就是让松江府府衙门代替上海特设县县衙门。

  虽然方式不一样,但是最后总归还是实现了松江府地区的统一发展,上海特设县当年的超大城市的愿望也是得以视线,城区向周边地区快速扩张。

  目前的整个松江府,其城镇化已经是达到了恐怖的百分之九十,其数百万人口里,只有少数几十万人住在周边的乡村地区,然而即便是这些乡村地区,其实也不算是乡村了,而是属于城市郊区,生活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除了祖辈就生活在这里的人外,剩下的一部分是权贵以及有钱人以及为这些权贵有钱人们提供服务的从业人员,还有相当多一部分就是各种养殖场、种植场的农业务工人员。

  嗯,这是目前的大唐城市化进程的特色!

  除了金陵等没有工业的城市外,其他的工业型城市里,但凡有能力的人,都不愿意住在城内的,而越是工业发达的城市越少权贵、中产住在污染严重的城区。

  为了小命着想,他们大多都是住在城郊地区。

  同时在城郊地区的农民们,生活过的远远比城区里的工人好的多,背靠着数百万城区人口,农产品价格喜人,好卖的很,靠着养鸡种菜发家致富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年为了联通各县的发展,松江府这些年来筹建了了无数桥梁,江南水乡的密集河流,没有丝毫阻碍松江府的发展,因为松江府这几十年来修了数不清的桥梁,光光是苏州河上的大桥,大大小小就足足有二十多座!

  然后广泛投资建设了马路,马路从一开始的土路变成煤渣路,再到现在的水泥路、沥青路。

  最为著名的松江府沿江公路,从吴淞海军基地开始,沿着黄浦江一路延伸,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