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亿六千万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出现了大暴雨,帝国那么大,总会有一些地方出现或多或少的天气反常的。

  但是,这些气候上的变化,并没有太过影响帝国的粮食产量。

  根据农部方面的报告,宣平十九年里,全国范围内并没有什么地方出现粮食绝产等大灾害,同时因为水利设施的普及,让很多下等田变成了中等田,中等田变成了上等田,如此也是使得粮食产量进一步增加。

  宣平十九年,税部统计的‘农业税’征收情况,将会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五左右。

  可别小看这百分之五,要知道,帝国的农业税基本都是固定征收的,既然有增加,那就代表着开发了更多的耕地,或者是普通的下等田变成了上等田。

  农业税因为并不是按照粮食产量的比例来征收,而是按照田亩的数量来征收,所以这还无法真实的反应粮食产量的变化。

  但是大唐粮食总公司所反馈上来的消息却是足以反应帝国的粮食产量变化了。

  宣平十九年秋收的时候,大唐粮食总公司下属的多个省份的分公司都是紧急向总公司求援。

  为什么求援?

  因为各地的分公司发现,预备用来收购粮食的资金不足了!

  大唐粮食总公司,作为大唐帝国里最大的粮商,一直都是坚定执行粮价稳定政策,通过收粮,放粮等措施,用来平衡粮价。

  而今年的粮食产量增加的有些多,哪怕是部分粮食分公司已经是意识到了粮食增产出现大丰收,提前准备了巨额资金,但是依旧没有想到粮食会增产到这个地步。

  尤其是湖广两省,粮食公司反馈上来的数据显示,湖广地区粮食产量竟然是比去年多出了百分之二十,当地的人口显然是无法消化这么多粮食的,当地的农民们会把多余的粮食拿出去贩卖!

  普通的粮商们又不是傻蛋,早就知道粮食大丰收了,那里还肯按照去年的价格收粮啊,甚至都不愿意按照当地粮食公司制定的粮食价格区间的最低计价收粮!

  按照他们的预计,这要是收上来了,收多少亏多少!

  普通的粮商们不敢收了,那些农民们自然是一窝蜂的把粮食抬到了粮食公司门口,而为了稳定粮价,做到灾年粮食不涨价,丰年粮食不跌价,大唐粮食总公司向来都是坚定的按照自己制定的价格区间进行收粮或者放粮的吗,而且是不设上限的那种。

  但是这收的粮食多了,这资金储备也是出现了大问题,最后不得不向总公司求援!

  当然了,大唐粮食总公司家大业大,手里头随时都囤积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