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大唐不良人 > 第五十一章 陪酒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扶手,赞了一声“阿弥,听媚娘说,这逍遥椅,是你发明,敬献宫中,朕自从坐了以后,就喜欢上了。”

  他轻轻抚摸着椅子扶手,向苏大为笑道“你这人,头脑里天马行空,不知装了些什么,常能出人意表。”

  这话,就不知是夸奖还是提醒了。

  苏大为心中一刻不敢放松,想了想,才向李治抱拳道“些许小玩意,主要为了生活便给,当不得陛下谬赞。”

  “你所作之物,可不止是小玩意。”

  李治看着他,似笑非笑道“除了鲸油灯,听说近几年,京中流行一种‘烧刀子’酒,也是你所研制”

  “啊,是有这么回事。”

  苏大为大脑急速运转。

  本来他入宫,是想提及李义府的事。

  却没想,还没找到机会开口,李治便接二连三的发招。

  李治现在提起酒的事,是何意

  关于酒,大唐有一个“榷酤之制”,指的是政府对酒实行专卖制度。

  由朝廷,具体来说,是天子手下官署垄断酿酒技术。

  不仅设立一个专门管理酿酒的部门“良坛署”,而且还有专门的门店来卖酒。

  盖因为,酒在唐时,也属暴利行业。

  唐人获酒,有三个渠道。

  第一种渠道就是购买官酒,也就是良坛署所制。

  但这种酒,其实口感并不太好。

  最好的酒和酿酒师,各家都需要献给皇帝。

  这种好酒的产量有限,一来全手工制作,二来皇帝和后妃的饮用,赏赐有功的官员臣子。

  还有国家祭祀。

  基本就全消耗掉了。

  第二种获酒的渠道是私人作坊酿酒,这种坊的格局往往都是前店后作坊。

  也就是后世影视剧里常出现的酒楼、酒店、酒肆。

  苏大为的“烧刀子”酒,也是用的这种模式。

  在长安大受欢迎。

  而且他手下工坊所制之酒,通过商贸远销草原和辽东。

  可谓日进斗金。

  当初跟着苏大为投入制酒的几家,如李客师和安家,都是赚得盆满钵满。

  别看这种小酒坊在长安如蚂蚁铺般,开得倒处都是,竟引无数文人骚客为其折腰。

  比如后来的诗仙李白,就是这些店铺的常客。

  第三个渠道,便是家庭自酿酒。

  按唐人心目中的排名,官营垄断的酒,口感最差,其次就是酒肆,因为要量产,只能说比官酒要强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