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恐怖科幻 > 黄河古事 > 第 17 部分阅读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能够利用天然的河流进行运输,不过那么多木头在漂流的过程中需要人照看管理,第架木排上,会搭个小窝棚,有人吃住在窝棚里,负责木排从出发点到终点之间的各项事宜,这种人,就被称为放排人。

  放排和行船样,充满了危险,遭遇到恶劣的天气,或者木排触礁,放排人就有可能丢命。解放前,十次放排,至少得有两三次事故,放排人死在河里,再也回不来了。和南方的“玉帮”,还有“矿教”样,这种从事高危职业的人群聚集在起,为了生存,也为了利益,久而久之就形成个团体。排教的教祖是唐朝人陈四龙,据说是个术士,他把放排人聚到块儿,教他们用术法行河,减少放排时的事故。排教就是从那个时候兴起的。

  黄河上游没有林区,本来不存在排教,但是从清末开始,采砂行河的人多了,每年可以从黄河里捞出很多东西,那时候,可能南方的水路还有漕运都被势力强大的团伙控制,某些地区的放排人被挤兑的难以生存,被迫北迁,在黄河边落脚安家。北迁的放排人已经不再从事单纯的放排工作,不过还延续着排教行河时的种种规矩。

  说实话,这附近靠河吃饭的人平时几乎不怎么招惹排教,因为那些放排人过的是提头混饭的日子,个个粗壮高大,悍不畏死,而且排教成员鱼龙混杂,三教九流聚在块,其中不乏本事很大的人,寻常的走河人是不会触这个霉头的。

  前两年,我重回小盘河老家,随便走了两天,已经听不到关于排教的任何消息,他们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彻底消失。但在八十年代初期,排教经历了解放之后几十年的蛰伏,声势很浩大,垄断了两岸很多“沾水”的生意,搞的热火朝天。

  我也不想惹麻烦,所以那个壮汉子嗓子喊出来,我马上就调转方向,慢慢靠岸,大船的不远处,聚集着些当地人,都在看热闹。我找老乡们打听了两句,心里随即就是沉,说不上是兴奋,还是害怕。

  “你刚来,还不知道吧?”个四十多岁的当地老乡指了指排教的大船,神秘兮兮对我道:“他们的船前几天在这里出事了。”

  出事的是排教艘运送水货的船,条黄河流淌了千万年,决堤改道无数次,被河流冲刷淹没的东西不计其数,有些走船的人专门打捞河里的东西,这些东西被笼统的称为“水货”。水货是排教在黄河两岸最大的笔生意。前几天,他们的艘船走到这儿的时候已经天黑,所以想休息晚,第二天再继续赶路。

  那夜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谁都不知道,第二天早上,附近的村民来到河边的时候,发现船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