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贞观俗人 > 第1435章 滇越东辉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产出的黄麻、棉花、蔗糖等很方便的运到东辉港,然后通过秦彦道的关系,卖给东辉港的秦琅儿孙们,由海船再转运回吕宋加工。
  那支十万人的番人屯田军团,实际上就是滇越军的佃户一般,专门种地,李奉诫给他们分成,与出租招佃没什么不同,区别就是军事化管理,甚至由滇越军圈地、提供种子、畜力,收购产出等等。
  搞的还挺红火的。
  滇越军偶尔也进山收拾一些不服的土蛮,也就是合法的抢劫和捕奴,捕到的奴隶部份送入军屯,部份在东辉港拍卖掉。
  凭着这一套动作,李奉诫也实现了滇越军的自给自足,完全不需要朝廷财政拔款供养军队,他们还能够每年向朝廷上缴税款节余,以及向皇帝进贡。
  滇越军还年年给自己分红发福利,小日子潇洒的很,不仅个个圈了很多田地,还分了奴隶,士兵们的家眷落户滇越,全成了奴隶庄园主。甚至一些识时务归附的早的土酋长,现在也日子过的很潇洒,他们也跟着种甘蔗种棉花种黄麻这些,种出来的滇越军收购,从中还能赚一笔差价。
  有了良好的产出销售渠道,土酋们的收入大增,而东辉港的兴盛,又带来了大量唐货,比之过去的价格要便宜的多。
  毕竟以前这里虽然也是蜀身毒道的丝路上,但只有险要的茶马道,靠着蜀地小马或驴骡驮运或是人背肩挑的运货,货物从巴蜀等地运过来,成本提升了许多,而且供应量还不足,导致货少价格又高。
  但现在通过海上船运,大量货物积中到东辉港,然后再沿河运往内地,价格比之过去实惠太多,土酋们也都消费升级。
  甚至开始流行起了大唐贵人们的生活方式,喝早茶打马球射猎,甚至是驸庸风雅举行诗会歌会茶会。
  东辉港里,胡酋子弟遍地,都是胡酋们主动送来读书的,实际上就是做为质子,不过这些胡酋子弟来了东辉港后,就马上迷醉在其中了,就算让他们回去,他们都不愿意回去。
  所以这几年,东辉港的番人越来越多,甚至好多酋长们都跑来买宅购房,在这里度假购物。
  李奉诫不得不说是个人才,打仗的本事一般。
  但他却带着滇越军走了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理,滇越道虽然如同一块海外飞地,但是本身气候不错,土地肥沃,有优良的沿海三角洲大冲积平原,其上游的河谷平原也非常肥沃,就算是东面的山区,也有不少山中谷地。
  更别说,北接西昌、吐蕃两道,还能联通泥婆罗,东接丽水、三江两道,可通往剑南、黔中,做为这两个内陆地区的出海通道,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