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我们的电影时代 > 第502章 青衣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在国内,一部电影的拍摄周期往往是三个月左右,但每部作品从立项到上映的时长就很不确定,也没有太大的统计意义。

  因为,中间的意外因素实在太多。

  《青衣》就是这样的一部剧本,甘敬即便作为著名演员也被鸽了很久。

  事实上,业界之内像京城蓝光这样劳模式的电影公司才是少数,它仿佛是勤勤恳恳的老黄牛,除了偶尔来了脾气展示下犄角,其他时间都为影迷提供着高质量的电影作品。

  甘敬对于电影上前发生任何事情都是理解的,他早就可以推掉这部华盈影业立项的《青衣》,但一来因为题材、二来多少考虑到院线关系、三来则是习惯性的有始有终了。

  不过,现在坐在书房翻看剧本,他是忍不住皱眉,《青衣》剧本颇厚,翻开之后是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段大段的旁白解释,似乎生怕阅读者看不懂。

  “这难道是专门给我准备的?”甘敬觉得有些奇怪,剧本里旁征博引,讲派别、论历史、谈唱法,像教科书多过剧本,等到这些内容过后才是正文。

  整个故事倒是不复杂,名为《青衣》,讲的也是在北剧称青衣、南剧称之正旦的这么一个行当角色,主角自幼随父学戏,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人。

  只是,虽学京剧,他却是在津门长大,少有和同行交流的机会。

  等到父亲去世,主角进京才知道父亲当年因为在签订屈辱合约时作为国粹登台表演被骂为汉奸,自此避世,迁居津门,教子京剧,最终还是郁郁而终。

  主角顶着汉奸之子的身份在京城亮相,他这个身份被当年父亲的仇人大肆宣扬,所以,一度落了个流落街头的境地。

  只是,主角和父亲性格有所不同,他父亲被指认汉奸就离开京城,他自己顶着汉奸之子的名头就偏要在四九城立稳脚跟。

  梨园不收,他就在街头卖艺,仇人作祟,他就别人园子里唱什么曲目,自己在街头跟唱什么曲目。

  性格坚韧,技艺超群,终遇知己。

  主角入了园子,开启连斗七家梨园,唱服同行,名满京华的路程。

  如此七年,主角有了“天下第一青衣”的美誉。

  只是,坊间闲话里,主角技艺无双,难以攻讦,这身份上仍旧被人有意无意的提及“汉奸之子”。

  剧本后面篇幅不算多,只讲国内战争爆发,日军入城,主角遇到了像他父亲一样的处境,不过,他远比他父亲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和名声,也多了些回转的余地。

  面对这种情况,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