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盛唐不遗憾 >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兴趣,过来就是要更清楚的了解政策,也好办一个学堂。

  离开了礼部衙门之后,李安首先去了韦见素负责筹办的学堂,这学堂最近,自然要先去最近的学堂了,说不定还能看到韦相公亲自干活的感人场景呢?

  京城城墙内部的房价实在是太高了,就算是偏远一些的城南,价格也是高的吓人,所以,能住在城内的绝对不是穷人,私塾至少是上的起的,如此一来,普及教育学堂,自然是在城外了,只有城外才存在没有学上的贫民孩童。

  随着京城人口的增加,已经朝廷对道路的规划,京城的周边已经形成了几个圈,第一个圈便是城墙了,在城墙外围还有两个很大的圈,这两个圈是由道路形成的,可以理解为三环路和四环路,而城墙就相当于是二环路了,城墙的四周也确实修了路,只不过,这路修的与城墙稍微有点距离,修在了护城河的外侧。

  在城墙这个二环和三环路之间,其实,也不全是穷人,很多还算殷实的人家,就住在这个区域,这一区域也有很多盖的整整齐齐的水泥楼房,总体感觉还算不错,当然,穷人也是不少的,而在三环和四环之间,那就完全是穷人的天下了,穷苦贫民的比例至少在八成以上,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富人的别墅,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道路以及风景名胜,而在四环之外,几乎全都是贫民窟了,再远就是周边的县城了。

  也就是说,若是诚心想办普及学堂的话,三环和四环之间的区域,才是最佳的位置,哪里的贫民窟是最多的,也有更多的土地可以供给,但不论是在哪一环,总有好一些的位置,还有一些不太好的位置,而所有办学的人,肯定都更加的喜欢好一些的位置,而不喜欢不太好的位置。

  要说办学堂与位置有什么关系,那主要就是交通和环境了,在交通便利环境优雅的地方办学堂,自然是一件让人非常舒心的事情,而若是在交通闭塞,环境不够好的地方办学堂,则就让人颇为不爽了。

  交通便利的主干道两侧,是兴办学堂的最佳位置,到时候大门对着主干道,门前再搞个高大的假山什么的,别提有多气派了,最主要的是大门的牌匾可以让路过的行人看得到清楚,从而深深的记住这个学堂,并连带着记住这个学堂是谁兴建的,这对提高一个人的名望有很大的帮助。

  就比如李安所兴办的这个学堂,就是靠路口不远,正门也是正对着路口的,路过的行人稍微侧首就能看到传音学堂四个大字,进而知道这个学堂是李安兴办的,这对于提高李安的声望,自然是大有帮助的。

  而因为贫民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