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恐怖科幻 > 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 第474章 最后的阵地【6500字】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也将变成指路明灯,可以帮助人类对复眼棱舰进行快速有效的定位。

  这次棱舰的外形比起上次并无变化,依然是长三百公里的两个金字塔拼接而成的结构。

  人类布置在十重戴森膜层外的锁链阵堡垒舰为直径四百公里的球状,共有三百万艘,每艘堡垒千人,共有三十亿舰载战士。

  堡垒舰上的千人各自有不同职责,各司其位,结合人工智能的辅助,千名战士便可操控堡垒星舰。

  每艘堡垒舰又有一艘百人操控的大型主战舰,以及十艘十人操控的中型护卫舰,还有一百名操作可变形态高性能战机的资深战士。

  这可变形态高性能战机,正是星影战甲的原型。

  这些舰船上的战士虽然没被选入陈锋的教学班,无法得到陈锋的亲手指导,但同样有资格接触陈锋撰写的培训教材。

  同时,这些人的培训教官也参加了由丁虎负责的教官培训课程。

  经过为期四月的突击培训,这些原本就比较精锐的战士们多有精进。

  再结合不断更新换代升级的装备,这批配合锁链阵堡垒舰的战机操作员们综合实力虽不及正宗的星影战士,但也已称得上佼佼者。

  陈锋观察到,人类的战争理念正在变化。

  虽然绝大部分主力舰船的核心控制权依然在人的手中,但舰船的乘员数量比之上条时间线,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这条时间线里每艘舰船上的成员数量,比过去少了很多。

  以前要维持一个直径达到四百公里的堡垒舰,至少需要数万人协同操作。

  现在却只需不足三百人,并且绝大多数岗位上都能配置两到三人轮班。

  在单位宇宙空间内,假定现在人类的总兵力规模一致,军人的人口分布密度却低了很多。

  究其原因,是在于人类大面积的走了出来,开发了更多恒星,得到更多能源,同时也发掘了更多行星,得到了更多依靠质能转化不能获得的特殊材料。

  能源与材料的双重过剩,为人类建造更多奢侈的大型战争单位创造了可能。

  同时,又由于繁星的性能提升,人类对量子网络的研究更深入,量子通讯安全等级持续提升,人类开始敢把更多重要的工作全部交给人工智能,最终便形成了这样的新型战争模式。

  战争刚开始时,人类的战争理念还没如此极端。

  但在这百年时光里,随着战争进程逐渐深入,人类的战略方针已经从击落敌舰逐渐全部转移到了闷头收集信息,以兵力兑换更多信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