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恐怖科幻 > 诸天地球大融合 > 第二四一章 大隋的衰落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他所作的这些工作,都是在突厥仍在启民可汗这个时时对隋王朝保持恭顺的“臣属”控制之下所进行的。

  在那个突厥仍像杨坚时代一样向杨广称臣的和平时期,杨广已经意识到了突厥经历了几十年休养生息的威胁,却又不能像他父亲的时代一样,通过挑拨离间,促成突厥内部的分裂和瓦解,属于顾着面子就没法顾里子的窘境。

  杨广即位时的东突厥,已经缓过劲儿来了,更重要的是,突厥人已经摸准了隋炀帝的脉搏,或者说“中式帝王”的脉搏爱面子,要面子不要里子,这个儒家当道之后,帝王的通病。

  所以,在大业三年,隋炀帝大肆铺张地北巡榆林时,启民可汗为“圣人可汗”引荐了一群特殊的客人,高句骊。

  这些人不负突厥的期望,让隋炀帝君臣都大为火光,因为高句骊不是来朝觐杨广的,而是去朝觐突厥可汗的,然后这一点让杨广十分的不满,要知道这个时候启民可汗亲自为隋炀帝的御驾拔草修路,资治通鉴有记载于是发榆林北境,至其牙,东达于蓟,长三千里,广百步,举国就役,开为御道。

  在这个突厥都已经俯首称臣的时候,高句骊居然不朝觐天子,而是去朝觐可汗,这让杨广十分的不满,在杨广看来,高句骊人就是不肯服从于以隋朝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它是在和隋争夺东北亚的主导权。

  然后他和高句骊之间就爆发了一场持续了好几年的面子战争,也就是三征高句骊。

  这场面子战争本就是演给始作俑者突厥看的,是表演,也是威慑,只是“演砸了”,反倒刺激了对方的野心。

  然后在大业十一年,当杨广在被突厥始毕可汗围困在雁门郡之后,整个北方的政治格局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厥这个庞大势力的介入,彻底抵消了围绕隋炀帝本人的正统朝廷和禁军的威慑力。

  然后杨广非常果决的做了一系列的决定。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杨广非常清楚自己被包围对于帝国威信的伤害有多大,那相当于承认自己已经丧失了“武力优势”,如果再发生一次,等到解围时,可能隋帝国就已经不复存在,各地的隋官,早就自谋出路去了。

  所以,他延续了隋文帝时代的战略布局,用他认为最可信赖的成员,亲孙子代王、越王分别镇守长安、洛阳,亲表兄李渊镇守太原,形成镇守根本之地的“铁三角”,这三人的任务就是让关中这个大隋的根本之地不止有失。

  而他自己,则带领禁军主力镇守江都,一方面,避开再次被突厥围困孤城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