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1625冰封帝国 > 第十六章 东方已晓(十)大夏帝国的第一次“殿试”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需要携带帐篷几顶?是否需要携带雨具?携带粮秣几何?粮秣是自己携带,还是要民夫协助,民夫如何办理?军械弹药携带几何?能满足几场战斗的需要?

  林林总总,若非谙熟军中事务,且精于计算,不大可能掰扯清楚。

  哈尔哈图能以牧奴之身晋身大夏帝国开国大臣之列,靠的就是他能将军中诸务打理的清清楚楚,不负他“哈尔哈图”(索伦语,“会使陷阱的”,延伸为“聪明的”)之名。

  “魏象枢,二十三岁。蔚县人,三年前因灾荒举家投入我国,后被山南省聘为书办,在任上兢兢业业,后调任五原县县令”

  “嗯,这是自己培养的人才”,尼堪放下这张信笺,也有些奇怪,“按照此人的素质,再在基层历练几年,又是一个孙秀节,这次为何要巴巴地参加考试?”

  “这样也好,真正有用的终究会脱颖而出”

  “戈仲文,十七岁,河间府献县人。河间戈家乃天文历法世家,精通算术。瘟疫在河间大蔓延之时,此子全家一百多口离家逃难,最终抵达芝罘岛的只有此子,余者皆不幸遇难”

  “此子十三岁便中了秀才,原本可以进入我国各级学校就读的,不过他执意要务农,病愈后在吉林省农安县务农”

  尼堪对此子最是上心,在成绩最优五人中,只有此子的算术全对,其中有一题,对比农历与西洋历法优劣,此子竟然答得分毫不差,可他并没有在大夏帝国各级学校学习的经历啊。

  这次考试,分为“经”与“算”两门,各占一半的权重,最终算下来以总成绩最优者一百人为录取目标。

  尼堪打的主意是,经学他并不特别看重,不过也是很重要的参考,他更看重的算术。

  眼前五张信笺上的五人便是此次考试成绩最优者,按照总成绩排序,魏象枢高中第一,此人不仅经学精通,毕竟受过大夏帝国基层的历练,算术也相当了得,饶是如此,他的算术也只答对三道。

  名列第二的便是戈仲文了,他的经学只能算是一般,不过由于算术全对,最终高中第二。

  接下来便是冯如京了,此人中规中矩,经学、算术都是中等,综合排名第三。

  傅鼎臣则是令尼堪啧啧称奇之人。此人经学除了“兵学”、“宗教”有关的内容他对答如流,还颇有见地,其它各学并没有特别的,特别引人注意的是,此人竟然对天方教、天主教也有些研究。

  算术却能答对三道题,与身在大夏帝国的魏象枢并列,这不得不让尼堪称奇了。

  要知道,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