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1625冰封帝国 > 第八章 北纬42度(二)北冥之鲲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想想麦哲伦,先是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后面还跟着葡萄牙国王的追兵(麦哲伦给西班牙国王做事,葡萄牙国王认为他是叛徒,派兵追击),在赤道附近横跨大西洋抵达南美洲东海岸,在阿根廷东海岸屡次碰到部下的叛乱,最后越过波涛汹涌、险象环生的麦哲伦海峡。

  接着又捕捉到强劲的东风以及南赤道暖流横跨南太平洋抵达南洋群岛。

  最后成功沿着马六甲海峡、印度、非洲回到欧洲的的只有一艘船。

  这才是伟大的人类航海家,勇敢的人类,与之相比,牧仁这五艘船的计划中的航程就相形见绌了。

  亚洲人,也能成为优秀的航海家!

  当然了,除了抵抗长达五个月,几乎没有陆地的茫茫大海旅行的寂寞、枯燥外,一旦抵达预想中的目的地,还是要做一番建设的。

  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去支撑。

  适合的指挥官只有两个。

  牧仁和哈尔哈图,而瀚海国的财政确实离不开哈尔哈图,最终只得让牧仁上了。

  “你如果在我等计划中的地方站稳脚跟,你将是瀚海国第一个获得爵位的人!”

  一想到尼堪的话,牧仁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于是,这个前林中索伦牧奴、铁匠,跟着尼堪勉强学会了书写汉字、算数的人收拾心情出发了。

  “牧仁,此人叫卡鲁,曼西人,原本是阿钦部落额克苏的卫士,本汗听西班牙人说,万里之外的大陆上上也是有人丁的,那里的人语言与曼西人有些像,有卡鲁跟着,多少有些用”

  实际上尼堪在扯谎,就算西班牙人了解印第安人的语言,他们是不可能知道在西伯利亚还有一支与他们的语言相近的部族的。

  这是尼堪专门为这支远征船队找的,来自阿钦部,曼西人。因为后世有研究表明,与北美的印第安人,特别是是西海岸一带的印第安人语言最像的还是俄罗斯的曼西人、汉特人,而这两种人在几十年前多半在西伯利亚汗国的领地里生活。

  卡鲁,曼西人的意思是“熊”,若是有心人的话,就会知道这种语言与后世芬兰人的语言有些接近。

  除了卡鲁,还有三个曼西人,茫茫大海,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尼堪连“通译”都准备了四个(当然了,需要碰运气,没准也用不上,但根据后世的研究,曼西人的语言与印第安人的有50%的相似度)。

  这条件可比麦哲伦好多了。

  六部都有人跟着船队,特别是工部的人最多,农户其次,有一百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