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1625冰封帝国 > 第十七章 瀚海新风(三)工坊,蒸蒸日上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方,他的资源有限,既想在合适的位置建设城池,又想有丰富的水利资源,这样的地方在漠北还真是不太好找。

  何况你就是建好了,还有半年的封冻期你用不上,几条水利资源丰富的河流,叶尼塞河上游、鄂毕河上游、勒拿河上游如今都在老毛子的辖区里,尼堪也只能望河兴叹。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事做。

  他的熔炼炉子的高度普遍在一丈以上,采取的也是大明最先进的灌钢法,也就是先将铁矿石融化后形成的铁胚进行反复锻打后变为熟铁备用,此时熟铁所含杂质很少,铁质柔软,拉成铁丝尚可,不过用在器具上不行。

  再用铁矿石熔炼炉水,用陶管引导均匀地洒在熟铁上。

  大家知道,生铁含碳量最高,又硬又脆,熟铁最低,延展性、韧性最好,但都不是打制器具的好料,不过两者融合起来便是钢料,根据当时融合的程度分别称为中、低、高三种钢料。

  当然了,也有将第一炉的生铁水直接用木棍搅拌渗碳的,不过这个难以掌握火候,而两种铁料的融合无论怎样都是比生铁、熟铁好得多的铁料。

  还有一点,那就是炉子的温度,此时尼堪用到了至少五人拉动的鼓风机,一般在十人左右,对于利用高温充分融化矿石以析出杂质居功至伟,此时欧洲或者很少用鼓风机,或者只有区区一两人。

  另外,对于火铳、火炮、冷兵器、船钉的制作,尼堪还是坚持使用木炭冶炼,而对于铁锅、农具、厨具等则使用煤炭,饶是如此,由于使用了灌钢法,用煤炭冶炼出来的农具、厨具质量也远远高于其它地方。

  此时欧洲的火炮普遍是用铜制作的,而后来英国人大量使用铁炮也不是因为他们技术有多先进,只不过是大量使用木炭冶炼而已(欧洲木材缺乏,而英国此时还很多)。

  而大明制作出来的火炮、火铳为何容易容易炸膛?那肯定是大量使用煤炭进行冶炼的结果,煤炭冶炼,温度虽高,不过含硫也是高企,制作出来的东西气孔多、易碎,自然容易炸膛。

  在淬火时,尼堪又提出来在不同温度下用不同溶液淬火的办法(水、尿液、油),改变了以前那种简单用水来淬火的办法,实际上也就是恢复到了南北朝时二次淬火的水平。

  其实,用鼓风机技术、木炭冶炼、生熟铁混合、二次淬火,这些都是中国早已有的技术,并且在当前远远领先于欧洲,不过以前多是经验,一旦因为木材缺乏不得不使用煤炭冶炼时就傻眼了,连有些好的做法也放弃了。

  这就是明明宋明时代比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