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诗意的情感 >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国精神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们会认为南宋是被忽必烈所灭。可却有人在崖山的石岩上刻着“张弘范灭宋于此”。如果没有洪承畴和吴三桂,中国的历史又会怎样?还有石敬塘、袁世凯、曹汝霖、郑孝胥、汪精卫、周佛海、李等,哪个不是汉Jian文化培育出来的怪胎?特别是抗战时期,中国光是给日军卖命的伪军就有210万,甚至超过了在华日军200万的人数。要不,我们中国人自己都在纳闷:怎么会有这多的卖国贼?

  虽说崖山之后,没了中国。但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种子并没有完全消亡。一旦冬去Chun来,便会破土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也就是在中华民族艰难危机的关头,中国出现了光绪、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曾国藩、李鸿章、林则徐、李大钊、陈独秀、、、和鲁迅等一大批文化精英与领袖人物。使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再次复兴和发达,也使得中华民族开始从水深火热和灾难深重中一步步地走向光明,走向振兴。从此,中国人开始有了希望,有了梦想。

  在国破山河碎的动荡年代,中国精神集中体现在保家卫国和抗击侵略。而在当今国家正在走复兴之路,建小康社会之时。中国精神就更多地集中在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工作与奉献之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据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并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其实它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文化传统?中国精神的本质就是在教导和引导着我们去做坦坦荡荡的正人君子。

  何为君子?就是男人大丈夫。如何做男人大丈夫?且看景Chun与孟子的对话。景Chun说战国时魏国著名的说客公孙衍和秦国著名的纵横家张仪,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他们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可孟子则说,大丈夫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上。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行;不得志的时候,就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君子具有完善的人格,讲礼貌、讲义气、行仁道、有修养,且没有人格污点。他们即是国家栋梁,又是平民百姓,在民族危机时能挺身而出,血洒疆场;在和平建设时期,能顺应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