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楚氏赘婿 > 210 亮瞎眼的丹阳县政绩!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核。

  最终,对百郡千县拿出一个评分排名。

  全国郡县政绩大考的排名,是以“增幅”来算的。

  这意味着,不管是富县、穷县,只要今年比去年的人口、耕地、税粮、税钱增加了,贼寇、官司减少了,就算是出色的政绩。

  增加,这部分郡县只占了一二成。

  持平,上下轻微起伏,政绩一般的郡县,占了全部郡县的七八成以上。

  反减,那就是政绩退步,这部分郡县也占了大约一成。

  绝大部分的县令,其实也就只能做到持平,或者微量的增产。

  能不退步,已经算是不错了。

  遇上天灾人祸,粮食大幅减产的郡县,那都是倒霉蛋。

  不过这也正常,古代生产力低下,几十年没多少变化,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大楚皇朝立国六七十年,已经过了最初的大开荒,人口大增的高速发展期,国力增长缓慢而平稳。

  虽然人口、新耕地还在轻微的增长,但是速度显然是非常慢了。

  “这位秣陵县令董贤良,上任短短小半年,政绩相当的喜人啊!

  开垦荒地增加二成,粮税增产一成、钱税增加半成。

  尤其是鼓励乡绅办学,民间私塾的数量足足增加近一倍,全县入学的蒙童多达三百名之多。

  董县令显然是对文教极为重视,做的非常出彩。”

  太常卢梓拿着秣陵县上报的政绩清单,大为赞赏道。

  “嗯,芜湖县晁方正县令治下,变化也是如此明显。半年,耕地增加两成,粮食增产一成,税钱增加高达二成,好啊,丞相大人是名师出高徒!”

  “两位县令的政绩如此出色,足以列入千名县令,前十之列了。”

  丞相府的众大小官员们都是赞不绝口。

  上任才半年,耕地高达两成的增幅,那是相当大的政绩了。很多县令干了四年,也没能干出这份政绩来。

  为何两位县令如此出色?

  他们这些大官们,心里都有数。

  两位县令自身的才能,自然是非比寻常,已亥年岁举殿试前四名的牛人。

  他们的实力当郡太守都绰绰有余,干县令那自然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但自身实力,并不是这份政绩出色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的恩师——当朝主相孔寒友大人的身份,这个后台更是雄厚的不像话。

  当地的乡绅、地主、大户们谁敢不给面子!?

  纷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