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隋风烈 > 第八十八回 夜游小镇遇异才 登楼远眺定军山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引发了小李世民的诗兴,他也想即兴来上一首。

  “好!为师倒要听听是怎样的绝句。”

  “太液仙舟迥,西园引上才。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此诗名为《赶考赴京》,请师傅斧正!”

  “呵呵!好个《赶考赴京》将我朝学子求学艰辛一展无余,又恰应景,也算做的好了。”杨二评价着,一旁的柴绍也微笑着点了点头。

  “会吟个诗有何用场?我朝春季初试选拔的非是会作诗之人,若是诗做的好便能入仕,那某家定能拔得头筹。”隔壁一张桌上传来一句没头没脑的评价,杨二等人转头看时,原来隔壁桌上一客人正背对众人边吃着几样小菜边喝着小酒。看得出也是一青年学子,只是有些孤僻不合群。

  “你也会作诗?我不信。”小李世民有些气愤的跑到这个人的跟前,瞪着这人问道。

  “作诗有何难?听着:大道往来客,湮没风尘里。几人能解得,名利甚滋味?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这人随口念道,念完又夹了一口菜放入嘴中,紧跟着又往嘴里倒了一口酒,一时自我感觉良好,美的晃头晃脑起来。

  “你这是诗?可有名?”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诗体的小李世民难以相信,这与他学的诗完全不同,不禁连问着。

  “这诗名为《做个毬官》,呵呵呵呵”这人用四川话说出4个字,小李世民竟然没有听懂他说的是什么,一脸的懵逼看着这人。

  “世民,回来。莫去搅臊别个喝酒。”杨二忙叫着李世民。

  “这位公子口音中带有几分蜀语,不知是益州何方人士?”也许是到了这个地方距离益州不远,周围人们的笑谈言语中都带有较为浓郁的川音之故,杨二此时说出的话,也多少带着一些蜀地方言的味道,竟被这人给听出来了。

  “哦!某姓杨,家中行二,祖居京城,非是益州人士,此番出行只为去成都寻亲访友,这一路听得蜀语多了,便带了些罢了。在下冒昧请问阁下是---”杨二客气的回答着。

  “原来是杨二兄弟,在下巴中王梵志。”这人自我介绍道。

  “你是王梵志?久仰大名矣!”杨二不由大惊,原来坐在这身边之人便是王梵志?真是难以想象的巧合。这王梵志何许人也?这位可以说是隋唐众多有名诗人中的一个绝对非主流的存在。他的诗不像正规传承诗体的固定格律,而是一种普通人都能一下子听懂的那种“白话诗”,就像刚刚对小李世民念出的那首诗一样,没有华丽的辞藻,随便一个文盲乞丐都能听得懂。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