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恐怖科幻 > 官场之风流人生 > 第五百四十二章 夜半叫门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当成书签夹在书页里,曾志荣不会冒失去看沈淮在看什么书,但摊开书页留空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中文批注。

  沈淮沏过茶端出来。

  曾志荣笑道:“沈书记这么晚回来,还不忘学习啊?”

  沈淮跟曾志荣前后也就接触过两三次,恒洋船舶的事务主要还是由赵天明、徐建负责盯着解决,所以也没有机会深入的交谈。

  他见曾志荣看着茶几上的外文书,笑着说道:“这是日本关于精益制造管理方面的一本书,国内很多制造企业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国内还没有译本,我尝试着每天翻译一下。”

  沈淮也没有提那枚给他当书签的纯金饰件。

  这张叶形的纯金饰件,是恒洋船舶今天在答谢宴上给每个赴宴者都准备的礼品,十五六克的样子,在九六年算是比较贵重的礼品,但也谈不上触线。

  看得出,曾志荣在送礼上还有很有学问的,知道分寸感。

  沈淮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遇到这种场合也不会扫大家的兴,就当作小礼品收下来,不然他每次跟周知白、杨海鹏、宋鸿军他们出去喝酒,开一瓶洋酒几千上万的,还能跟着aa制不成?

  曾志荣八十年曾是阳城国营造船厂的技术员,后来跟三名同事一起辞职下海,从承包修船厂干起来,十几年的时间,赚下几千万的身家,算是管理、技术以及人情世故皆通的人物。

  两人揭开送礼的事不提,就讨论起精益制造管理的问题。

  国内在解放后利用三四十年的时间,以国营企业为主,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之后,民营制造业才有了发芽成长的空间,但就是到九六年的现在,国内无论是国有、集体还是民营的制造业,在生产管理都还有种种缺陷,显得粗放。

  沈淮从梅钢开始,主要就抓精细、精益生产的问题,甚至将这个精神贯彻到工厂的建设中去,使得梅钢二厂的建设周期、投产后人均产钢量等数据,比西尤明斯工业集团控制之下的伯明翰炼钢厂都要高出一大截。

  造成差距的原因,有国内工人有较强服从纪律的集体主义概念、英国工人自由散漫个人主义较强的因素在内,也反应出梅钢的管理水平并不在国际一流钢企之下。

  没有这个核心的因素,西尤明斯工业集团与飞旗实业,也不可能跟梅钢配合着有这么大的合作力度。

  曾志荣对生产管理也有极深的研究跟感触,他深夜赶过来,本打算将密码箱留下来就告辞,倒没有想到就精益生产的问题,谈到拂晓还没有能止住话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