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大唐风流记(艳说大唐) > 第124章 圣女降临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着他的背影,皱眉道:“秦兄若能说出问这个问题的道理,我李世民奉上答案又何妨。”

  秦川平静地道:“我做人从来都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很少会费神去想为何要怎么做。刚才我正是想起世民兄设有一个‘天策府’,专掌国之征讨,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郎中二人、军谘祭酒二人,典签四人,录事二人,记室参军事二人,功、仓、兵、骑、铊、士六曹参军各二人,参军事六人、总共三十四人,俨如一个小朝廷,可见世民兄志不只在于区区征战之事,才有感而问。”

  李世民听他如数家珍般详列出“天策府”的组织细节,都听得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秦川淡淡道:“这理由够充份吗?”

  李世民苦笑道:“我服了!若秦兄肯为我所用,我必会请秦兄负责侦察敌情。所以为君之道,首要懂得选贤任能,否则纵有最好的国策,但执行不得其人,施行时也将不得其法,一切都是徒然。”

  秦川却不正面答他,沉声问道:“大乱之后,如何实现大治?”

  李世民道:“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若为君者肯以身作则,针对前朝弊政,力行以静求治的去奢省费之道,偃革兴文,布德施惠,轻徭薄赋,必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中土既安,远人自服。”

  这番话说得文绉绉的,杨子听得眉头蹙起,但也差不多听懂了大意,这李世民,的确有些才能,说得头头是道。

  正思索着待会儿她若问自己,该怎样回答时,秦川又问道:“昔日文帝杨坚登基,不也是厉行德政,谁料两世而亡,世民兄对此又有何看法?”

  李世民叹道:“秦兄此句正问在最关键处,只此已可知秦兄识见高明,非同等闲。未知我们可否移座与秦兄面对续谈呢?”

  杨子心中赞好,秦川却笑道:“尝闻世子爱结交天下奇人异士,当然亦有容纳各种奇举异行的胸襟。区区一向独来独往,这么交谈最合区区心意,假若世民兄坚持要换另一种形式,区区只好告辞!”

  想一睹芳容的愿望破灭了,杨子暗骂:这些自以为是的所谓名门正派,最喜欢装神秘,有什么好装逼的,你也不会长着三只。

  李世民好像被假秦川传染了似的,也耸了耸肩,道:“我只是想一睹秦兄神采,既是如此,便依秦兄之言吧!”

  秦川淡然道:“早知世民兄不会强人所难,这么就请世民兄回答刚才的问题好了。”

  李世民不解道:“秦兄为何像是要考较我当皇帝的本领似的呢?”

  杨子心内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