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高辣文 > 景帝纪事(新修版) > 分卷阅读184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么困难的时候,你这么做,朝臣们不明就里,还以为是朕指使的,恐怕要认为是朕抠门了。”景骊转眼就想出了一个合适的理由来打消卫衍的念头。

  上次安乐侯的事,被捎带进来的人都是有错在先,最后被架在火上烤也是活该。但是这次朝臣们又无过错,卫衍这么做就不太妥当了。

  不过卫衍想要帮他的心,是好的,景骊肯定不能去打击他。

  反正卫衍的目的是想帮他,若是卫衍发现这么做不但帮不了他,还会给他带来麻烦,不用他多说,卫衍就会放弃了。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指出这一点。

  “是臣思虑欠妥。”被皇帝这么一提醒,卫衍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的声名不足为惜,但是因为他,带累了皇帝的声名,就是他的过错了。

  “有句话你没有说错,这的确是国之根本,既然如此,其他的事先放一放,全力做好此事吧。”景骊仔细思量了片刻,就把他原先认为的紧要事,都往后排了。

  “陛下圣明!”

  弘庆元年十月初,皇帝将齐远恒的建言昭告天下,随即发下诏令,命户部领头,工部协同,齐远恒则带领士子们在旁协助,共同督办此事,并且给了齐远恒直接向皇帝上书建言的殊荣。

  有着皇帝的全力支持,下头的人自然不敢虚应故事,而且齐远恒身旁的许多人,经过了康平县的练手,都有了切实的经验,钱粮一到位,他们就各自奔赴天下各州府开始做事,很有些当年天下初定时的雷厉风行。

  此事,史称“农桑新政”,因与“康平厘田”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而且参与者有着相当程度的交错,两者皆彰显了皇帝的文治功绩,经常会被后人相提并论。

  从弘庆元年春天开始筹划,年末正式铺陈天下,一直到了弘庆三年初,这两桩奠定了盛世之基的大事才算初初抵定。

  到了弘庆三年夏,有人终于在朝堂上提起了二次南征的事。

  不消说,这位大臣必然是皇帝的贴心人,才会急皇帝所急,说皇帝想说的话。

  南边的战事,虽是疥癣之患,却拖了十多年,始终不解决,也不是个事。

  再加上皇帝虽然在农桑上花了不少钱粮,但是去年就是个丰收年,今年眼看着又是一年丰收,所以大臣们有反对的,但是没有抵死反对的。

  而且皇帝兴兵,战后封赏必然无数,支持者也是众多。

  弘庆三年秋,皇帝点齐兵马,再次御驾亲征,开始了二次南征之行,卫衍随同皇帝一起出征。

  赵石因为护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