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大明1617 > 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报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听说新上任的巡抚要来了。”

  “怪不得城守营的兵摆出这副样子出来。”

  “这帮孙子,早晨开城门要好处时才有精神,平时哪有功夫扛着枪站这吃这份辛苦。”

  “南军门可惜了,已经部署的差不多,就要把红毛撵走,结果朝廷等不及了,还好只是罢职,要是被校尉逮拿那就太冤枉了。”

  城门口的人不停的说话议论,尽管都是福州土语方言,好在李平之都能听的懂这一路过来,郑家兄弟与何斌等人一直在教他们福州这边的方言,福州话属闽东方言,影响十余府数十县,属于福建的主流方言,然后就是闽南语等各种方言,方言体系十分复杂,相比而言,山西的方言几乎是全省一致,就算有一些差别也是不大,并不影响交流。

  军司人员对南方人的方言也是十分头痛,要求会讲的只是少数的军情人员,大多数人的要求就是能听的懂大概的意思就算合格就算这样也很为难。

  闽浙一带,可能一个县就是一种方言,想完全听懂所有人讲话,实在是一件相当为难的事情。

  这种情形当然会带来交流的不便,会说官话,又能书写的人就成为地方上的精英阶层,一般都是官绅吏员阶层,一个外来的官员想成功的立足,不仅不能开罪这些人,相反要十分倚重他们,这也是给官绅和胥吏勾结起来,上下其手架空主官把持地方的最好的理由和机会。

  李平之是十分用心的听,这才听出人们话语里的含意。

  原本的福建巡抚南居益已经奉命去职,好在朝廷一半是迁怒南居益坐视荷兰人侵占澎湖半年之久,而且在澎湖岛上筑城,南居益动作缓慢,一直没有把荷兰人赶走,朝廷震怒的相当有道理。

  另一半理由就是朝廷急着要找个地方安置郑国昌,而且越远越好,既然大同在北方,很明显的朝廷需要在南方找一个地方安置老郑,福建巡抚南居益也就倒霉了。

  不过可能朝廷那般大佬也知道自己过份了,南居益得到的处分就是冠带闲住,意思就是保留级别待遇,先回家呆着,风声过去自然会考虑给他复职。

  这些事的内幕李平之反而知道一些,在城门口议论的人多半处于社会上层,他们的议论是隔靴搔痒,言不及义。

  不过既然有热闹看,李平之就摆出一副等着看热闹的姿态,随便找了一家小吃摊子,要了一份鱼丸,在等待时,也是伸长了脖子看向官道方向。

  这时没有人注意,李平之的目光先瞄过了左手边的一个稍显破败的两层酒楼,在酒楼的幌子下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