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盛唐崛起 > 第二百三十四章 血统论(一)1/7求订阅!!!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杨守文脑子里在急速运转,想着该如何解释。

  但没等他开口,郑虔就道:“但兕子哥哥诗中的桂花若是春桂,那就能解释的通了。”

  春桂,一种树的名字,也就是山矾。

  杨守文忍不住松了口气,但脸上仍表现出平静之色,笑着道:“十三郎果然是学识渊博,竟然也知道山矾吗?”

  闻听杨守文这么一说,郑虔顿时笑了。

  毕竟是个小孩子,喜欢显于人前。得了夸奖,就会高兴,殊不知已为杨守文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郑镜思的目光,更显慈爱和骄傲。

  他伸手揉了揉郑虔的脑袋,而后对杨守文道:“兕子休这般夸赞他,十三郎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而已。”

  他停顿了一下,便说道:“兕子,我们可以进去谈吗?”

  杨守文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道:“廿九叔说的甚话,还请屋中说话。”

  这时候,杨氏也跑过来,进屋把那晚餐拿走。

  杨承烈看到,不由得眉头一蹙,沉声道:“兕子,你又没有吃晚饭吗?”

  “呃……”

  “杨嫂,给兕子再做一些。”

  杨守文连忙道:“父亲,不用这么麻烦……烦劳婶娘在火上热一热就是,别这么浪费了。”

  “兕子倒是个节俭之人。”

  “呵呵,廿九叔说的甚话,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不过是不想这么浪费罢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郑镜思一愣,旋即露出期盼之色道:“却不知上句如何?”

  杨守文恨不得给自己一个耳光,又说漏了嘴。

  这首《悯农》,应该是出自中唐以后,李绅的手笔。他不过是不想浪费,却一不小心……

  幸好是这首,若是换做另一首《悯农》,说不定就会落得个诋毁朝政的罪民。

  郑镜思既然询问了,杨守文也就不好再遮掩。

  他笑着道:“这是我从幽州南下,途中见农人辛苦劳作,所以做出的一首古风,名为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还请廿九叔品鉴。”

  郑镜思笑了,“兕子有大情怀,廿九郎却不敢评价。”

  不过,他却把这首诗牢记在心中,更有了一个小小的打算。

  “兕子可知,我今日来的意图吗?”

  待众人落座后,杨守文和杨承烈坐在围榻上,而郑镜思则跪坐席榻。

  “你们三个不用坐在这里,想去玩耍便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