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大唐第一庄 > 第662节 工潮【上一章节,名字错了】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几天之后,卑沙城正式改名金州,设州府。

  原卑沙城中官吏重新考核,优秀者送入大唐皇家学院进修三年,加三阶重新任命。

  金州的名字来源于金矿,也是李元兴一句玩笑话。

  卑沙城外,有些规模的金矿就是二十个,小矿无数。

  在卑沙城找到大量黄金之后,这里被命名为金州。

  金州到建安之间,每个县,每个村一夜之间贴出了数以万计的告示,还有专用的小吏负责解读这个告示。就是金蔓青家所在的村子都不例外。

  这是招工告示。

  矿工,身体强壮者。每月精粮一石,钱一百,管吃住!依组奖励,多劳多得。

  织工、绣工。考核后上工,最低九等织工精粮五斗,钱一百,一日管两餐。每高一级,加二成工钱,六等翻倍。三等织工分田百亩,钱十万。每月无粮,工钱五千钱。

  工匠、铁匠。依织工标准加二成。

  石匠、泥匠。依织工标准降两成。

  农工、渔工、海女入职者依各人分配不同,月钱另仪。

  文书、算师、管工,依级别订工钱,以织工标准翻倍。

  一个招工告示,加之大唐人对高句丽贵族的铁血政策,立即引爆了数十万户普通百姓的狂热风潮,无数人拖家带口的涌入县城,城门前的招工处无一例外的挤满了。

  金蔓青这个村子没有动,因为裴法师不让,也让金海子那边不要动。直接就开口要包下这两村。以及周边十多个村子,还有那三十里海岸。这里可是宝藏,比起建安城附近那个小渔村肥多了。

  就是秦王殿下听到这个位置之后,都大加称赞。

  李元兴说的这个金海子,就是有着后世小亚龙之称的地方,不但风景优美,而且海产丰富。 是建安城附近小村的十倍,甚至是百倍。而且这里风平浪静。仅是养殖鲍鱼等海产一项,年收五十万贯不在话下。

  金父的鼓动下,金母跑进了金蔓青的帐篷之中。

  “这几个村子不去应工,那这里会怎么样?”

  “那工钱对于长安来说太低,但对于咱们这里来说,却是高的吓人。咱们的村子真正开工之后,工价至少高于那告示上三成。让各村优秀的渔民。海女千万不要离开,这里必将大富,裴……”提到裴的时候,金蔓青的心情是复杂的,她有所期待,可却不敢。

  正说话着,有人在外面大喊:“大船。和山一样巨大的船!”

  和山一样巨大的船,那只能是大唐的船,金蔓青也忍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