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喉舌:文字下的斗争 > 第41章:求贤若渴大招聘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接下来的时间里,柏林都市报的办公地点最终选好了,在市区新落成的文图商务大厦租赁了整整两层楼作为办公场所。[网 <a href="" target="_blank"></a>]

  传媒公司也很快注册了下来,名字很直接,就叫柏林都市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是马志。

  姚学平负责的招聘工作也紧锣密鼓的展开了,省内各大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上,都用很大的版面刊登着柏林都市报创刊求贤若渴的招买兵马广告。

  当然,柏林日报以及长安的很多媒体,也对能源重镇这一文化大事件做了报道。《柏林日报》的报道标题依然是很党八股的引题加主题:“文化柏林”再结硕果——我市将拥有自己的都市报;《天天商报》的报道用的是黑体双行反问句:新媒体横行天下纸媒式微辉煌不再,能源重镇创办都市报意在烧钱?

  不管社会上怎么热议都市报创刊的话题,在马志他们这里,一切都有序推进中。

  报名应聘的人络绎不绝,苏菲每天负责整理着报名表,并接听着大量的咨询电话。

  杨培安推荐的汪鹏和秦月推荐的魏德宝也已经提前来到了柏林,并经过马志的象征性面谈后,已经加入到了前期筹备的工作中。

  之所以是象征性面谈,因为汪鹏不仅是杨培安推荐的,也是赵兴的熟人,那天赵兴已经肯定了汪鹏,马志自然也不能再过多的说什么。先留下用着看吧。

  而对于魏德宝,马志那晚在秦月的床上已经给她拍了胸脯:“学妹推荐的,肯定没问题,我肯定会重用,只是你以后要好好表现哦!”这个“表现”秦月肯定知道指的是什么。

  如果马志知道魏德宝来到柏林是会跟他分享秦月的话,估计他打死也不会答应秦月的。

  姚学平也在马志和杨培安的安排下,认认真真地设计了一套笔试考题。这次柏林都市报招聘,整个过程还是非常专业,所有的应聘人员都要经过报名、初选、笔试、面试,最后根据综合成绩按得分高低录取至不同的岗位。

  为了对外显得正规,就连杨培安、秦月、姚学平他们几个也要进行必要的面试考察。具体操作是,马志以传媒公司董事长的身份,邀请了市委宣传部的赵兴部长及新闻科的王京科长,还有市记者协会的马一谱主席,另外就是日报社的一位副总编连同马志本人,他们组成面试小组,对杨培安、秦月及姚学平做了面试考察,最后一致认定几人都符合此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