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喉舌:文字下的斗争 > 第7章:酒不醉人人自醉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饭桌上,酒过三巡,话题也慢慢扯开了,秦月问马志:“马社长怎么想起要给柏林市办一份都市报呢?现在报纸也不好办,弄不好是吃力不讨好,你放着你的日报社社长和市委副秘书长的差不好好干,淌这浑水图啥啊?”

  马志一杯酒灌进肚子,话匣子也就打开了,说:“你以为我头脑发热没事找事啊,是我们市委冯良才冯书记想在自己的任上给柏林创办一份都市报。[网 <a href="" target="_blank"></a>]年前有一天,冯书记把我和宣传部的赵兴赵部长叫到他办公室,说他发现南方很多地级市不光有一份日报,还有一份晚报或者都市报。他问我俩柏林是否有创办一份都市报的条件,如果有条件,就形成个可行性报告给他,他在常委会上讨论下。这还用说吗,领导想用一份新创刊的都市报给自己任上的文化建设贴贴金。领导意志高于一切,下来我跟赵部长就交换了下意见,说不管柏林有没有创办都市报的条件都要创办,没条件创造条件都要办,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给冯书记把这份都市报给办出来。所以这不,今年一开春,我就主要抓这件事了。”

  刘彦俊说:“虽然现在纸媒走下坡路,但柏林除过一份晚报外,毕竟没有其他同城媒体的存在,那么办都市报的竞争相对会少。像省会长安,就有《长安晚报》、《天天商报》和《都市早报》好几家都市报在竞争,即便如此竞争环境,《长安晚报》去年广告收入还是破亿了,做得最好的《天天商报》,因为在全省其他地市还有地市版,所以,去年广告收入更是超过5亿。 所以,只要经营的好,《柏林都市报》还是很有前景的,创办好了,对市上的文化建设也是一大成绩,还能提供一批就业岗位,你像记者、编辑、办公室管理人员及广告经营和发行队伍,还不得招个百八十人啊!现在的首要问题就是人才引进的问题,如果单靠你们日报现有的人员分流,估计是办不好的,因为都市报跟日报的办报思想和理念截然不同,一个刻板墨守成规,一个灵活多变适应读者阅读口味。还有就是刊号的问题,现在国家基本冻结刊号申办的,刊号问题不解决,就成了非法办报了。”

  马志说:“老同说的很对啊,我们已经考虑好了,《柏林都市报》将来完全走市场化运作,招聘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除过我到时兼任都市报的社长外,其他包括总编在内的所有人员全部公开对外招聘。刊号问题我们也正在跟省内的一家广播电视报在洽谈,到时把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