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限制级末日症候 > 1213 脉络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互动推进情节,美其名曰:由主角决定故事的发展。又有一些人。事先决定了一个故事,然后针对这个故事所需,安排个性迥异的角色,看似角色的个性推动了故事,但实际上。这是一开始就决定更好的情节路线。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前者类型中的角色,但现在看起来,更像是后者类型的角色。但是,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角色本身仍旧是“他人希望角色是这样,所以角色就是这样”,而并非“我想成为这样的人,才变成了这样的人”。这样想着的我,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莫名的情绪,并不是憎恨或抗拒,只是,就像是吃到了一个看似熟了的果实,但嘴里却传来微微的酸涩,但实际上,这枚果实其实并不难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念中,是物质决定了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从病院现实的角度来,对“病毒”的研究,仍旧是基于这一点的:“病毒”通过引导人体的病变(改变物质),引发意识态的病变(改变意识)。安德医生的人类补完计划,则充分利用了核心观念的后一句:在末日幻境中,用“剧本”促进病人意识的改变,进而让这个改变的意识,作用于病变的身体(也许是lcl)。这似乎已经是病院现实的科学所能达到的极点,然而,“病毒”的存在性,却无法被这种程度的科学观所描述。我认为,这才是病院现实的研究,至今都没能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原因。

  将这样的现实、感觉和想法联系起来,不难让人觉得,“病毒”其实才是真正的故事编撰者。它从更高的维度上,决定了一个它所喜欢的故事,按照这个故事的需求,设定了必需的人物,包括其性格和想法,从而确立了人物必然的行动,而在这个故事中,人物也开始写故事,却是直接设定了富有个性的角色,给予一个大体的背景,让其自行演绎出精彩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人物之所以如此写故事,之所以创造出这些特定个性的角色,本就是因为“病毒”如此设定了他们的性格和想法,决定了他们一定会这么做,间接地,在这个故事人物的故事中的角色,看似自由的,却早已经被决定了一个“命”。

  这样的想法有些消极,但是,我是这么认为的。我所认知的,大多数神秘专家也有同样的感觉,哪怕他们并不甘心是这样,但是,我之所以这么想,他们之所以不甘心,又何尝证明,并非是一种“角色设定”呢?这些人和我的差距,只在于他们所感觉到的“自己所在的故事”有多少层而已。简单来,就是指,是一个故事,还是故事中的故事。虽然有很多神秘专家,因为产生了和我类似的想法,而觉得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