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三九七七章 愈发清晰的线索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星星点点,并形成文字“精忠报国”。

  而岳母呢,衣着庄重,神情刚毅,她一手抚在儿子肩上,一手似在拿着钢针,准备向儿子背上刺去。

  刺在儿身,疼在娘心,岳母自然是心疼不已,但是为了让儿子牢记国仇家恨,只好狠下心来,一刺到底。

  在他们身旁,还有一只凳子,凳子上放着一个黄色的罐子,里面盛放的估计是盐水,随时准备进行消毒。

  “贵则荆山之璞,蓝天之种;洁则梁园之雪,雁荡之云;温柔则飞燕之肤,玉环之体。”

  看来,古人对芙蓉石不吝赞美之词,想要把所有美丽的词汇都运用到它的身上。

  当然,这也从侧面衬托着古人对芙蓉石的喜爱。

  为什么叫芙蓉石而不叫其他石呢?

  还是民国时期的书画家龚纶说得明白,“芙蓉石温润凝腻,山坑之石无其比,名曰芙蓉,岂以类初晓之木芙蓉之花耶”,在古人眼里,芙蓉石就像朝霞深处的一株芙蓉花,一般红润,一般妖娆。

  正如民国时期在福省当地鼎鼎大名的文人张宗果在《寿山石考》中所言,“芙蓉大类拒霜花诗人之美,芙蓉曰初日,曰初晓,以其可爱处不止天然去雕饰,映日倍衬其白,初晓犹明皎足辩。

  半山之佳者人欲白仍红,疑是斜阳柳絮”,从芙蓉石中,能读出万千诗意,朝霞万里,斜阳柳絮,梦里纷飞。

  的确,怎样赞美芙蓉石都是不为过的。

  芙蓉石温润细腻,古人形容其“如脂如膏如腴”,似玉非玉,似石非石,天生丽质,雍容华贵,适合佩戴。

  并且,当被佩戴之后,芙蓉石和人的肌肤一旦产生结合摩擦,亮度便更加明显,石质也更加通灵,晶莹剔透,宛如美玉。

  由于经常出现在较为坚硬的围岩之中,使得芙蓉石受砂石的侵蚀明显,所以,其内一般会含有白色、黄色以及灰色的块状砂团,或者青色和粉白色的斑点。

  其实,这样的芙蓉石石质最好,适合雕刻成型,是做印章或者圆雕的好材料。

  “不是古董,但也是现代雕刻大师的作品,值不少钱呢。”

  张天元笑着说道。

  “那这也算是捡漏吧?”

  柳若寒问道。

  “算,当然算了。”

  张天元点头道。

  所谓“搂薄儿、捡漏儿”说的是在市场上买了一件好、少、精、奇、绝的古玩,同时也是由于经验丰富,眼力高超捡了对方认为不真、不精,没看明白古玩好在哪里,而卖给了对方,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