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三九一一章 德国的达芬奇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道吗,丢勒在绘制这只犀牛的时候,并没有见过这只犀牛的真身。”

  张天元笑着看向两个徒弟说道。

  “为什么啊?”

  李云璐显然对于这种事情,总是有着非常积极的兴趣。

  张天元叹了口气道:“因为这只可怜的动物在1516年初一次从葡萄牙驶向意大利的航途中,就丧生于海难了

  运载它的轮船在离开拉斯帕恰港口后遭遇了风暴,船上人员全部遇难;犀牛本是游泳健将,但它被锁链拴在了甲板上,最终也没能逃过一劫。

  但这场悲剧并没有阻碍丢勒创作犀牛版画的热情,因为在犀牛在世时,它已然家喻户晓,关于它的诗歌、故事、素描,已遍布欧洲,其中就包括流传到丢勒手中的那一幅。

  虽然我们现在无从得知流传到丢勒手中的素描是什么样子,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只犀牛乘上了画家们的想象翅膀,他们层累叠加地完成了对犀牛形象的‘创作’。

  乍看起来,谁都会认同这是一只犀牛无疑;而且准确地说,它是一只独角犀,有着壮硕的身躯、粗糙的皮肤以及细长的尾巴。

  但定睛细瞧,很多人也能发现这只犀牛有违现实的地方:

  它的身上遍布鳞片和螺旋纹样,显得有些浮夸;

  皮肤与其说满是褶皱,不如说满是盔甲;

  嘴部和尾巴上长有的须毛、背脊上长有的角,都不知道是画家从哪里得到的灵感。

  相得益彰的是,边框上方的文字,也这样描述画面中的犀牛:其肤色类似斑点乌龟,通体覆盖着厚鳞片,体量如大象,但腿更短,刀枪不入……传说它行动敏捷,活泼而狡猾。

  而又得益于丢勒所居的纽伦堡当时就是一座巨大的商业中心,同时也是首批活字印刷店铺与印刷商的根据地,丢勒本人又早早看准了刚刚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印刷图书的市场,他此刻已是小有名气的版画出版者。

  所以这幅《犀牛》版画一炮而红,仅丢勒在世时就售出了四千至五千张,不仅满足了当时欧洲人对异域动物的想象,还让丢勒自己着实赚了一笔。

  甚至于,即便其后的人们已经不再对犀牛感到惊奇,对犀牛更为准确的描绘也陆续出现,但丢勒的这幅《犀牛》仍然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位置。

  直到最近一百年,这幅《犀牛》版画仍然频频以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从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达利的雕像《穿蕾丝的犀牛》,到中国著名戏剧导演孟京辉的代表作《恋爱的犀牛》的海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