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三八六二章 古玩西瓜套装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西到了国外,那再想弄回来,恐怕就得花费高昂的价钱了,那并非他之所愿啊。

  “我这就去。”

  一起经历过生死的人,往往互相都很信任。

  比如张十六,他对张天元的信任,简直比得上对自己的亲人了。

  张阿飞和小刨子也进去了。

  出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带了好些东西。

  “这些您先看着,应该是一套东西,里面还有不少家具之类的,要不要也搬出来?”

  张十六问道。

  “家具就不用搬了,我待会儿去看吧,你这地方也没那么大,不方便。”

  张天元说着话,目光却投向了张十六拿出来的那些东西上面。

  “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

  这是宋末诗人文天祥写的《西瓜吟》,想不到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对西瓜也如此钟爱。

  西瓜大约在汉代时传入我国,因为沙甜可口,受到我国人民的极大喜爱,也因此留下了许多器型和西瓜一般或者西瓜题材的藏品。

  而张十六拿出来的这一套东西,竟然都是西瓜古董。

  西瓜陶鼎两只陶鼎,上下合在一起刚好形成一个大西瓜。

  由于是配套而出的,两只鼎严丝合缝,看上去就如一体一般,非常奇妙。

  每只鼎口径135厘米、高118厘米,底部有三只蛇形弯足。

  陶鼎施以朴素的黑釉,由于年代久远,尽管已经斑驳,仍能显露出内部的红土。

  在东汉时,诗人刘祯便曾写诗赞西瓜道:“杨晖发藻,九彩杂糅,蓝皮蜜里,素肥丹瓤。”

  似乎,色彩搭配非常奇妙的西瓜在诗人看来已经完全神化,而其美妙的味道更能让诗人找到飘飘欲仙的感觉。

  绿釉西瓜罐不仅形似西瓜,而且从色彩上也更像西瓜。

  它高332厘米、口径116厘米、底径97厘米,产于北宋时期的磁州窑,施以绿釉,看起来绿油油的,就像田野里刚采摘回来的一个大西瓜,仿佛还能感受到它甜蜜的滋味。

  不过,宋代的西瓜,离现在已经有近千年之久了。

  由于年代久远,西瓜品种有可能已经产生极大变化,如果不是这口罐子,我们已经很难想像当年西瓜的模样。

  “恨无纤手削驼峰,醉嚼寒瓜一百筒。缕缕花实沾唾碧,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水衣襟骨有风。”

  这是元代诗人方夔所写的《食西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