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三六三八章 古代善本《战国策》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当时的那场拍卖会,他正有别的事情,所以没能到现场去,这东西便被别人给拍走了。

  他记得非常清楚,那个时候他为了这事儿还差点大发雷霆来着,遗憾不已啊。

  而今,居然在大洋彼岸看到了同样的东西,虽然不能确定是不是同一套东西,不过书绝对是真的。

  此部《战国策》共33卷,1函4册,清乾隆雅雨堂精刻本,卷前钤“思适斋”和“顾涧薲手校”印,卷末有顾广圻手书“嘉庆八年黄荛圃重刻此书为之校雠……”“嘉庆二年四月,顾广圻校”等字样。

  当年顾广圻在黄丕烈的延请下,以此为底本,参照影宋本和元代吴师道刻本,前后六年,分三次校勘,通篇朱墨批校,用工之勤,令人惊叹。

  作为黄丕烈《士礼居丛书》的校勘底本,此书的发现在校勘学史上意义极为重大。

  清嘉道年间,朴学大师黄丕烈,平生惟喜聚书,雅好宋本,时论以“佞宋”讥之,黄不仅欣然接受,并自为标榜。

  黄丕烈与元和人顾之逵为至交,之逵字抱冲,也以藏书著称。

  顾之逵将顾广圻介绍到黄丕烈处,帮助黄校勘书籍。

  黄丕烈曾见顾之逵有影宋抄本《战国策》,因自己只有元吴师道刻本,而颇为遗憾。

  黄丕烈精于版本流传,知《战国策》宋代传本仅有两部:梁溪安氏本、梁溪高氏本。

  著名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钱曾也收藏一部,钱曾作《读书敏求记》内有记载,云购自其高祖明末清初大家钱谦益的绛云楼。

  但具体是哪一部,黄丕烈就无可考了。

  而到黄丕烈时代,海内外《战国策》存世还是两部,一在桐乡金云庄家,一在歙汪秀峰家。

  黄丕烈慨叹,不知何时能够得见。

  一日,大藏书家鲍廷博带宋版《战国策》来苏,黄丕烈看过这部书当即敲定以白银80两买下,且初步判断这就是所谓的梁溪高氏本。

  并让顾广圻把其堂兄顾之逵的影宋抄本借来参校,结果是胜于抄本。

  自嘉庆二年始,顾广圻拿着这部宋版《战国策》,还有黄丕烈的原来那部元版《战国策》,以卢见曾雅雨堂精刻本为底本,以六年之力,皓首穷经,才得校勘完成。

  无怪乎《重刻剡川姚氏本战国策并札记》刊印出来后,顾广圻颇为自负:“虽主于据姚本订今本之失,而取吴校以益姚校之未备,所下已意,又足以益二家之末备也。见于不可读者,已稍稍通之矣。后世欲读《战国策》,舍此本其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